第29章 李世民看《唐书》(1 / 1)

可如今,这小子刚冒出来,就妄图把他最疼爱的嫡长女娶走。

身为老父亲的李世民,心中自是老大不乐意了。

李丽质听闻李世民松口,心中顿时涌起一阵狂喜,连忙盈盈福身行礼。

眼中满是感激:“多谢阿耶!阿耶放心,李宽定不会让您失望的。

他学识渊博、为人正直,定能得到阿耶的认可。”

李世民没好气地瞪了李丽质一眼,故意板起脸佯装生气道:

“你这丫头,还没嫁过去呢,就这般向着他,以后可别有了夫君忘了阿耶。”

李丽质脸颊绯红,撒娇道:“阿耶~女儿怎么会呢?

阿耶永远是女儿最敬爱、最亲近的人……”

一路上,父女俩有说有笑,气氛轻松愉悦,不知不觉便回到了皇宫。

李丽质心情格外舒畅,一进宫便拉着两位妹妹嬉笑玩耍起来。

三人闹作一团,玩得不亦乐乎。

至于史书上记载的那些令人痛心疾首的悲剧。

李丽质坚信,既然她的阿耶——大唐天子、天可汗李世民

已然知晓了这一切,就定会有办法避免它们再度上演。

她相信以阿耶的英明神武,定能扭转乾坤,让大唐走向更加繁荣昌盛的未来。

而李世民则在丽政殿把《唐书》《新唐书》带走后,便回到甘露殿细细揣摩。

至于《唐朝那些事儿》那本通俗文学,则留给了长孙皇后观摩。

甘露殿内,烛火摇曳,映照着李世民专注而凝重的面容。

他缓缓翻开《唐书》,那泛黄的书页仿佛承载着千年的历史重量,每一行字都似在诉说著大唐往昔的辉煌与沧桑。

事实上,书页之所以泛黄,是因为压箱底太旧,没人要,放的泛黄了。

起初,李世民的目光在书页上快速扫过,心中带着一丝好奇与探究。

然而,随着阅读的深入,他的神情逐渐变得严肃起来。

书中详细记载了贞观年间的诸多大事。

从朝堂上波谲云诡的政治斗争,到边疆烽火连天的战事纷争;

从百姓在苛政与灾荒下的民生疾苦,到文化领域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无一不展现得淋漓尽致。

这本《唐书》看在市井之民的眼中,或许晦涩难懂,如同嚼蜡。

可在李世民这位身在其中的亲历者眼中,却显得风云变幻,世事无常。

他缓缓翻开书页,目光落在了武德朝的记载上。

书中详细描述了那一时期的种种乱象。

宫廷内部的权力倾轧、地方势力的割据混战,如同一幅混乱不堪的画卷在他眼前徐徐展开。

而玄武门之变的详细描述,更是让他的思绪瞬间回到了那个惊心动魄的时刻。

尽管他是此次事变的亲历者,但再次从史书中看到那些细节,心中仍不免泛起一丝波澜。

“朕当年也是被逼无奈啊……”李世民轻声叹息,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复杂的情绪。

有无奈、有感慨,也有对那段历史的深深思索。

novel九一。com

他深知,那场政变虽然让他登上了皇位。

但也给他的人生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让他背负了沉重的道德枷锁。

继续向下看去,李世民心中更是感慨良多,诸多昔日情景在他脑海中一一浮现。

刚刚登基之时,突厥三十万大军兵临长安城下,那遮天蔽日的旌旗、震耳欲聋的喊杀声仿佛就在耳边。

他被迫签订了城下之盟,那一刻的屈辱与不甘至今仍历历在目。

贞观元年,他日夜与房玄龄、杜如晦等重臣商议国事,力求稳定局势。

为了推行均田制,减轻?姓负担,他与那些守旧势力据理力争,每一步都走得极为艰难。

朝堂上,他慷慨陈词,力排众议;

甘露殿中,他与重臣们挑灯夜战,反复推敲政策细节。

可如今,克明(杜如晦)却已不在人世,他痛失一大臂力。

每当想起与克明一起共事的时光,心中便满是悲痛与惋惜。

书中描写了贞观二年的旱灾,?姓们颗粒无收,流离失所。

为了应对旱灾,他下令兴修水利,鼓励?姓开垦荒地,努力恢复生产。

观看贞观七年之前的记载,李世民还是满心感慨,书中的内容与他的记忆相互印证。

让他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充满激情与奋斗的年代。

可七年之后那些他还未曾亲历的记载,就需要他细细品读。

揣摩那时面临的局势和想法,并思索著可否能做到更好。

他像一位严谨的学者,逐字逐句地分析著书中的内容,思考着每一个决策背后的利弊得失。

就这样,时间缓缓流逝,直到贞观十年记载到长孙皇后香消玉殒。

看到这一段时,李世民才再度忍不住泪如雨下,“观音婢,你为何早早就离朕而去……”

还有魏徵的离世,也让他倍感惋惜。“魏徵啊,你一生直言进谏,为朕匡正过失。

你走了,朕就少了一位诤臣啊。”他回忆起与魏徵的多次争论。

虽然当时有时会觉得魏徵过于固执,但事后才明白,魏徵都是为了大唐的江山社稷。

魏徵就像一面镜子,时刻提醒着他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被权力和荣誉冲昏了头脑。

继续翻阅,李世民看到了关于自己子女们的记载。

当他看到李承干谋反被贬为庶人时,心中猛地一揪,仿佛被重锤击中。

尽管他之前粗略浏览《唐书》时就看到了这段,但此刻却依旧忍不住悲痛不已。

他无法想象,自己曾经寄予厚望的太子,为何最后竟然会走上谋反的道路。

承干可是大唐的太子,太子谋反,上一个还是汉武帝的太子刘据……

“承干啊承干,你为何如此糊涂……”李世民喃喃自语,眼中满是痛惜与无奈。

他想起曾经与李承干相处的点点滴滴,那可是个聪明伶俐、乖巧懂事的孩子……

然而紧接着就是丽质的离世,承干与兕子的病?。

尽管李世民同样已知晓这些结局,但心中依旧难以承受。

只因生老病死自古以来就没有人能阻止。

他只能尽早寻遍名医,早早预防,希望能减少一些悲剧的发生。

novel九一。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