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李世民:辅机,你过来!(1 / 1)

当看到贞观后期的一些决策失误和朝廷内部的矛盾逐渐显现时,李世民的心情愈发沉重。

“朕以为自己能掌控一切,可没想到还是出现了这些问题。”

他陷入了沉思,反思自己的治国之道。

他明白,随着时间的推移,自己和朝廷都出现了一些懈怠和骄傲的情绪,导致了一些错误的决策。

他开始反思自己在用人、决策等方面是否存在不足,思考如何才能避免类似的错误再次发生。

当翻到贞观朝最后,看到自己凄惨的晚年后,李世民心中更是一阵感慨。

但看到后面评价自己如何励精图治、开疆拓土,开创贞观之治时,心中涌起一股感慨与自豪。

那些曾经的艰辛与努力,那些在朝堂上与群臣激烈争论、共同谋划国家大计的日子。

那些在战场上指挥千军万马、奋勇杀敌的瞬间,仿佛又清晰地浮现在眼前。

夜深了,甘露殿内的烛火渐渐微弱。

李世民合上《唐书》,站起身来,目光望向窗外。

窗外,月色如水,洒在地上,仿佛铺上了一层银霜。

片刻后,他再次回归,翻起了《新唐书》。

《新唐书》则从不同的角度对大唐历史进行了阐述,有些记载与《唐书》相互印证,有些则存在差异。

由于他只观看到《唐书》的贞观朝,《新唐书》他也只看到了贞观朝。

李世民在对比两本书的过?中,发现了一些细微的差别和不同的观点。

当然,也发现了更多的不实和谬论之处。

这让他忍不住吐槽道:“这史书就不会编撰得真实点?

朕本人这位亲历者就已经发现了许多不对之处,其内更是有许多荒唐谬论。”

却浑然不觉,之所以史书逐渐开始失真,就是他这位天可汗开的好头,喜欢改史。

这也使得后世关于史书的记载越来越假,让人们不得不去相信一些野史。

许多历史上的真相也逐渐泯灭在了历史长河之中。

这一夜,李世民一夜无眠。

他在思考着历史的意义,思考着自己的得失,也在思考着大唐的未来。

“陛下!该早朝了!”张阿难的轻声呼唤将李世民从沉思中唤醒。

他回过神来,望着窗外渐亮的天色,心中已然有了决断。

早朝之上,李世民端坐在龙椅之上,目光如炬地扫视著殿下群臣。

他的神情虽带着几分疲惫,但更多的是坚定与果决。

早朝结束后,李世民特意将长孙无忌单独留了下来,并传他进入甘露殿。

之所以留下长孙无忌,一方面是要与他商议一件棘手之事——退婚。

丽质可是他的心头肉,李世民自然不能让她日后膝下无子。

因此,长孙冲和李丽质之间的婚事自是结不成了。

不过嘛,婚事已经准备就绪了,也不可贸然取消。

思来想去,李世民决定找一位庶出公主来顶替李丽质。

目前合适且尚未婚配的,似乎只有三女汝南和四女遂安了。

只是四女遂安早已与陈国公窦抗的孙子信都县男窦逵定下了婚约。

如此一来,便只能让汝南顶上去了。

novel九一。com

虽说在《唐书》中记载,汝南于贞观十年在给长孙皇后守灵后便香消玉殒了。

但李世民却觉得,汝南这份孝心难能可贵,值得嘉奖。

他打算将汝南过继到长孙皇后的名下,以嫡公主之礼让她风光出嫁。

也算是对她一片孝心的补偿了。

另一方面,李世民打算叫上长孙无忌与自己一起,去那千年之后的书肆看看。

而之所以叫上长孙无忌,这里面可有着他的考量。

其一,便是为了给长孙无忌一个合理的退婚缘由。

毕竟长孙冲和李丽质的婚事已经筹备得差不多。

如今突然要退婚,总得有个能让人信服的说法。

免得长孙无忌心生芥蒂,影响他们君臣之间多年来的深厚感情。

其二,长孙无忌可是他最为信任的心腹重臣。

多年来,他们并肩作战、共理朝政,彼此情谊深厚,默契十足。

而且根据史书记载,他宾天之际,长孙无忌还是托孤大臣,是他绝对信得过的存在。

至于说会因此暴露昆仑镜的存在,李世民压根就不在乎。

毕竟,他可是有着雄才大略、果敢坚毅的大唐天子天可汗李世民。

在他看来,整个天下都是他的。

难不成还会有人因为他手中有一面昆仑镜,就敢来抢夺不成?

“参见陛下!”就在李世民思索间,长孙无忌迈著沉稳的步伐走进了甘露殿,连忙行礼。

李世民微微抬手,示意他免礼,而后目光温和却又带着几分郑重地缓缓开口道:

“辅机,今日特意留你下来,实是有两桩要事想与你仔细相商。”

长孙无忌心中一凛,他深知陛下如此郑重,定是有关乎朝廷大局的要事。

他连忙拱手,正色道:“陛下但说无妨,臣定当洗耳恭听,为陛下分忧。”

李世民微微叹了口气,缓缓说道:“辅机,朕欲悔了长孙冲与李丽质的婚事。”

此言一出,长孙无忌如遭雷击,整个人瞬间愣在原地,脸上满是震惊与难以置信。

他瞪大了眼睛,嘴唇微微颤抖,好半晌才回过神来。

连忙急切地说道:“陛下,这……这婚事已然筹备许久,各方皆已知晓。

如今突然悔婚,恐生诸多变故啊!还望陛下三思!”

李世民看着长孙无忌惊慌失措的模样,心中也有些不忍。

但他还是坚定地说道:“辅机,朕又何尝不知这其中的难处。

只是丽质乃朕的心头肉,朕实在不忍她日后膝下无子。

长孙冲这孩子,朕也甚是喜欢。

只是此事关乎丽质一生的幸福,朕不能如此草率。”

“膝下无子?!!”长孙无忌顿时懵了。

“陛下,您……说这话,所谓何意?臣怎么听糊涂了?”

尽管刚才他脑海中浮现了千万条陛下退婚的理由。

但却连做梦都没想到,李世民会用这样十分荒唐的理由来搪塞他。

若是把这样的理由说了出去,天下会如何看待他长孙家?又会如何看待皇室?

novel九一。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