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国满心忧虑地从安置点离开,看着那些在秋风中略显单薄的帐篷,心中的不安愈发强烈。如今虽还是秋天,可北方的秋天向来短暂,寒冬的脚步正悄然逼近。这些仅由一层防水布搭建而成的帐篷,根本无法抵御凛冽的寒风与刺骨的低温。张建国绞尽脑汁,却一时想不出切实可行的办法,只能在下班时分,拖着沉重的步伐往家走去。
一路上,街边因战争而破败的院子映入眼帘。有的院子主体结构尚存,只是门窗破损,墙壁斑驳;有的则只剩下残垣断壁,荒草丛生。张建国起初并未在意,可走着走着,脑海中突然灵光一闪,一个大胆的想法浮现出来。若是能将这些破败的院子修缮一番,不就能给灾民们提供一个更为稳固、温暖的住所吗?这或许是个一劳永逸的解决办法,不过他也清楚,此事必定耗时耗力,需要做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他决定第二天先仔细统计这些院子的情况,再找专业人士评估修缮的可行性,之后才能向领导汇报。
到家后,张建国看到两个孩子正欢快地在院子里玩耍,脸上不禁露出了笑容。他快步上前,一把将孩子们抱在怀里,感受着他们的温暖与活力。娄晓娥从屋里走出来,看到张建国,眼中满是温柔:“今天回来得挺晚,工作还顺利吗?” 张建国放下孩子,轻轻叹了口气:“还是那些事,不过今天倒是想到了一个安置灾民的办法,就是还得好好筹划一下。” 娄晓娥点点头,深知张建国工作的不易:“先别想那么多了,快去做饭吧,孩子们都饿了。”
自从娄齂去了港城,家中大小事务便都落在了娄晓娥一人肩上。好在张建国时常打猎带回野物,家里伙食还算不错,而且隔三岔五地给她们娘仨喝点钟乳灵液,孩子们身体健壮,很少生病,不然仅凭娄晓娥一人,面对孩子生病等突发状况,还真有些应付不过来。张建国走进厨房,熟练地开始做饭,不一会儿,厨房里便飘出了饭菜的香气。
一家人围坐在桌前,吃著热气腾腾的饭菜,欢声笑语回荡在屋内。饭后,张建国陪着孩子们玩了一会儿游戏,看着他们天真无邪的笑脸,一天的疲惫仿佛都消散了。哄孩子们入睡后,张建国和娄晓娥也早早休息,为第二天的忙碌养精蓄锐。
第二天一大早,张建国便来到街道办,找到负责住屋管理的小周同志。小周刚到办公室,正准备整理文件,看到张建国急匆匆地走进来,一脸疑惑:“张哥,这么着急找我,是有啥要紧事吗?” 张建国顾不上寒暄,直接说道:“小周,我想让你帮忙整理出咱们辖区内所有破败无主的院子信息,包括位置、面积、破损程度,越详细越好。” 小周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行,张哥,我这就着手整理,不过你要这些信息干啥呀?” 张建国笑了笑:“先别问那么多,等你整理好了,我再跟你细说。”
小周行动力极强,一上午的时间,便将辖区内破败无主院子的大致信息整理了出来。他拿着厚厚的一沓资料,找到张建国:“张哥,都弄好了,不过有些院子情况比较复杂,可能还得实地去查看一下。” 张建国接过资料,仔细翻看,一边看一边点头:“小周,辛苦你了,你这效率真高。接下来,我得找几个懂建筑的专业人士,跟我一起去实地考察考察。”
张建国马不停蹄地联系了几位在建筑行业工作的朋友,说明了来意。朋友们听说这是为了安置灾民,都表示愿意帮忙。第二天,张建国便带着他们开始了实地考察。每到一处院子,他们都仔细查看房屋的主体结构,评估修缮的难度和所需的材料、人力。有些院子虽然破败,但结构还算稳固,只需简单修缮便能入住;而有些院子则损坏严重,需要进行大规模的重建。一天下来,张建国和专业人士们累得腰酸背痛,可收获颇丰,对这些院子的情况有了更清晰的了解。
考察结束后,张建国和专业人士们聚在一起,商讨修缮方案。他们结合每个院子的实际情况,制定了详细的计划,包括所需的建筑材料、人工费用以及预计的工期。张建国认真记录著每一个细节,心中逐渐有了底气。一切准备就绪后,他决定向街道办领导汇报这个计划,期待能得到支持,为灾民们找到一个真正能抵御寒冬的温暖家园。
novel九一。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