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 年的春节,四九城的冬天比港城格外清冷,北风裹着细雪掠过灰瓦红墙。但张建国新修缮的四合院却是另一番热闹景象,朱漆大门上贴著崭新的春联,门钹在阳光下泛著黄铜的光泽,门两侧的红灯笼将积雪映得通红。
腊月廿三小年这天,张建国一大早就站在院子里,指挥工人挂宫灯。他特意从故宫博物院请来老师傅,按照清代王府的规制,在游廊下悬起八角形的彩绘灯笼。“小心些,这灯笼上的金线是真金箔!” 他仰头叮嘱著,哈出的白气在冷空气中凝成白雾。
娄晓娥带着孩子们从港城飞抵四九城。三个孩子一下车就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住了 —— 两进院落收拾得纤尘不染,正房的窗子玻璃上面贴著红鲤鱼、胖娃娃的剪纸。张辰挣脱妈妈的手,在青砖地上蹦跳着:“爸爸,这比我们在港城的房子好玩多啦!”
张建国低下身,捏了捏儿子冻得通红的小脸:“这才是咱们的家。来,带你们去看样好东西。” 他领着孩子们走进东厢房,那里摆着一架崭新的冰车。“等过几天我们到护城河,爸爸带你们去什刹海滑冰!” 孩子们围着冰车又蹦又跳,娄晓娥站在门口,看着丈夫和孩子们笑作一团,眼眶不禁湿润了。
随着年关临近,四合院里的年味愈发浓郁。张建国特意从全聚德请来老师傅,在后院搭起烤鸭炉。当第一只油亮的烤鸭出炉时,香气飘满整条胡同。三大爷闻香而来,颤巍巍地摸著烤鸭炉:“好家伙,建国,你这阵仗赶上老字号了!”
腊月廿八,张建国带着全家去大栅栏置办年货。街上人潮熙攘,冰糖葫芦的?卖声、鞭炮的零星炸响,混合著炒货店飘出的瓜子香。张晓和张倩好奇地打量著街边的糖画摊,张建国笑着给每人买了一只糖凤凰:“爸爸小时候,能吃上一口糖画,能高兴好几天呢。”
除夕夜,四合院张灯结彩。餐桌上摆满了老四九城的传统菜肴:红烧狮子头、芥末墩儿、豆酱,还有娄晓娥特意学做的炸酱面。张建国打开一瓶红酒,给娄晓娥与张晓倒了一杯,另外二个孩子喝果汁。
酒过三巡,张建国起身从里屋拿出一个木盒。“孩子们,这是给你们的新年礼物,之前晓晓与宝儿小时候在四九城那时不方便,辰辰在港城出生,第一次回四九城的家,我们今天一次性补全了。” 他小心翼翼地打开盒子,里面是三个银锁,每个锁上都刻着孩子的名字和生辰八字。“这是按照老北京的规矩打的,保平安。” 娄晓娥接过银锁,哽咽著说:“建国,你想得太周到了。”
午夜时分,四合院的夜空被烟花照亮。张建国搂着娄晓娥站在院子里,看着孩子们在雪地里放鞭炮。远处,故宫的角楼在夜色中若隐若现,仿佛在见证这团圆的时刻。“晓娥,这些年在港城,我最想念的就是四九城的春节。” 他轻声说,“现在,咱们终于回家了。”
大年初一,老街坊们纷纷上门拜年。秦淮茹带着小当和槐花来了,孩子们穿着新做的棉袄,脆生生地喊著 “张叔叔新年好”。张建国拿出早已准备好的红包,里面除了压岁钱,还有星辰集团超市的购物券:“拿着,去买点好吃的。”
春节期间,张建国还安排了丰富的活动。他带着全家去逛厂甸庙会,在那里,孩子们第一次见到了抖空竹、踩高跷的表演。张辰吵着要买一只小风车,五颜?色的风车在风中旋转,映着孩子纯真的笑脸。
在参观故宫时,张建国请了专业的讲解员。当走到乾清宫时,讲解员讲述著故宫的历史,张晓突然问道:“爸爸,我们的四合院也能像故宫一样,一直保留下去吗?” 张建国拍了拍大儿子的肩膀:“当然,只要你们好好守护,四合院会一代代传下去。”
这个春节,张建国还做了一件意义非凡的事。他邀请了星辰集团在内地的高层及其家属,在四合院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团圆宴。工人们走进这座古色古香的院落,既兴奋又好奇。张建国站在廊下致辞:“星辰集团能有今天,离不开大家的努力。”
宴席上,来自五湖四海的员工们带来了各自家乡的美食。四川的麻辣香肠、东北的酸菜白肉、广东的盆菜,摆满了几张大圆桌。大家围坐在一起,说著、笑着,分享著各自的故事。
春节假期接近尾声时,张建国带着全家去了八达岭长城。站在城墙上,望着蜿蜒的巨龙在崇山峻岭间穿行,张建国感慨万千:“这就是我们的祖国,雄伟壮丽,坚韧不屈。” 他转头看着妻子和孩子们,“希望你们无论走到哪里,都记得自己是中国人,记得这片土地。”
novel九一。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