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大朝会:丹明循循善诱朱由检,朱由检请斩教士(1 / 1)

?明听到朱由检的吼声,心中不禁涌起一阵疑惑,他下意识地看向了魏忠贤,压低声音问道:“大伴,这叶向高又是何人?”

魏忠贤听到?明的询问,缓缓转过身来,轻声回答道:“回万岁,这叶向高乃是万历三十五年时,受拜为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的人物,更是于不久后成为了内阁首辅。”

接着,魏忠贤又将声音压得更低一些,凑近?明的耳边说道:“而且,此人在万岁和信王年少时,对万岁和信王兄弟二人颇为照顾。”

?明听到这里,心中恍然大悟,原来这朱由检见自己镇不住场子,竟然已经开始搬出老资历来压人了。

他嘴角微微一扬,露出一抹不易察觉的笑容,继续追问魏忠贤:“大伴,那这叶向高如今是否还健在呢?”

魏忠贤连忙答道:“回万岁,此人于天启四年时便已乞求归乡,照理说此刻应当是在闽地与那些教士一同论学。”

当?明听到“教士”二字时,眼睛突然眯了起来,对这个词产生了深重的警惕。

他接着追问魏忠贤:“大伴,此人……是不是和东林党关系匪浅?”

魏忠贤略一思索便答道:“正是,回万岁,《东林点将录》之上的人,大半皆与其有关。”

与东林党高度相关、与教士联系紧密、于魏忠贤清算东林党之前逃了,乞归也在天启皇帝落水之前。

?明此时心中已经有了叶向高此人的画像。

他低吟片刻,对魏忠贤说道:“朕知道了,大伴,你先转回去吧。”

在魏忠贤重新转向了御道的官员们之后,?明将目光转向了朱由检。

他脸上带着无奈和嘲弄,戏谑地对朱由检说道:“朱由检,你这个弟弟,是要死保这个邓玉函了?叶首辅恐怕不愿意看到你我兄弟二人如此啊。”

叶向高又不是只照顾了一个人,你能搬出来,我如何不能??明想道。

却见朱由检眯眼直视?明,咬著嘴唇思索片刻,眼角挤出几滴眼泪,便带着哭腔继续说道:“臣弟非要陛下这个兄长,将邓玉函此人交予臣弟,恳请陛下恩准!”

见搬出老资历压不住人,这朱由检居然借着自己年龄小,耍起了无赖。

?明见状,也是一个头两个大,他没想到这个应该算是心思深沉的朱由检居然在如此大庭广众之下耍起了无赖。

或许他耍这种弟弟性子,对原来的天启皇帝朱由校是非常有用的吧。只可惜,现在朱由校的身体里不再是他的兄长了,而是?明。

?明如此想着,抬头看向天空,深呼吸几次后,戏谑地看向了下方的朱由检,开口说道:“由检,你难道没有听过扶苏之事吗?”

听到?明居然用大秦的太子同自己作比,朱由检的眼睛一下亮了,恭恭敬敬对?明拱手行礼之后回答道:“臣弟不知陛下是何意,请陛下明示臣弟。”

果然还是个十五岁左右的孩子,估计已经乐得忘记了邓玉函了。那也不算是无可救药,你们张国纪的外戚勋贵,再加上文官集团能把他忽悠瘸了,难道我这个现代人,再加上整个内阁和帝党一派的官员们,还不得把朱由检这个弟弟忽悠得找不着北?

?明想到此处,对着下方满眼期待的朱由检笑了笑,开口解释道:“那你这个弟弟给朕听好了。”

说著,?明靠在了龙椅上,一手撑著自己脸颊,另一只手揉着核桃,缓缓开口说道:“你可知大秦的太子扶苏,最尊崇的是什么学问?”

novel九一。com

面对丹明的循循善诱,朱由检回道:“回陛下,自然是儒道一派的学问。”

丹明点了点头,继续问道:“儒道最尊崇的,你可知是什么?”

“那自然是礼法了。”朱由检的回答已经带上了几分卖弄的口吻。

丹明转了一圈手中的核桃,继续问著:“那么,礼法之中,儒道又是最为重视如君臣、父子之类的规则。朕问你,是也不是?”丹明直视著朱由检,突然喊道:“回答我!”

被丹明大声一喊,朱由检也是一愣,当即点头回道:“是,回陛下,正是如此。”

已经上套了,丹明微笑着继续说道:“所以,在面对赵高和李斯的假诏书的时候,服从君臣、父子之规则的扶苏,当即选择了自戕。朕问你,是也不是?”

“是,但是……”朱由检已经感觉到了丹明的话有些奇怪,但是他已经踏入了丹明为他铺设的陷阱,一时反应不过来。

张国纪反应过来了,踩着碎步,正一点点地向着朱由检那边挪动。

丹明突然出口打断了张国纪的小动作:“太康伯,朕让你站住!这是第二次了!”

到底也是老资历,丹明心中感叹到,这么快就反应过他给朱由检做的套了。

他感叹完,看着下方支支吾吾的朱由检,指著邓玉函和张国纪,继续说道:“此二人便对于你这个弟弟来说,就是那李斯和赵高啊!更何况是与你朝夕相处?”

见朱由检疑惑地看了邓玉函和张国纪一眼,丹明抓住机会,直视著下方的朱由检,突然压低嗓音,用自己都觉得怪异的温柔语气接着说道:“我是你的兄长,几乎与你一?长大。那么朕也是为了你这个弟弟好啊!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你我二人的父亲,先皇已然仙逝,长兄如父,哥哥怎么可能会害你?”

见朱由检已经动摇极了,丹明想到张皇后对自己说过的话,趁热打铁,在已经蒙上了眼睛的朱由检头前挂上了最后一根胡萝卜:“你不是和张皇后还说过,你有尧舜之资吗?未来要做尧舜的人,会被赵高这般的小人轻易欺骗吗?”

接着摆了摆手,不再看向朱由检,强忍着笑意,用着温柔的语气说道:“朕这个兄长言尽于此,你这个弟弟好好思量。”

朱由检思索著,终于憋红了脸,抬头对着丹明说道:“臣弟,请斩邓玉函!”

——————

注:

《明史》:“向高用宿望居政府,然党论鼎沸,中朝相诋訾。向高难之,尝上言:‘今朝论纷纭,互相攻击,臣愿陛下明谕诸臣,各捐成见,共济时艰。’”

叶向高在首辅任上试图调和东林党与齐、楚、浙等党派的矛盾,并多次举荐东林人士入朝,如推荐邹元标、赵南星等。

《明熹宗实录》:“向高疏言:‘年来议论混淆,党?伐异,臣窃痛之。然如杨涟、左光斗等,皆忠直敢言,不宜轻弃。’”

他主张保留东林党中的正直官员,反对阉党滥权。

《明史·叶向高传》:“向高为人光明忠厚,有德量,好扶植善类。然不能挽颓俗,而时局益坏矣。”

《东林列传》:“叶公执政,初多倚东林。”

小说内容依此演绎。

novel九一。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