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策拿着纸笔进来,发现朱厚照一脸悲愤的样子,有些疑惑。
自己拿个东西的时间,陛下父子说了什么?
怎么太子殿下是这样的表情?
弘治皇帝轻咳一声,提醒道:“人前莫要失了仪态。”
朱厚照不情不愿地坐直,浑身散发著幽怨的气息。
弘治皇帝对此视而不见,笑着看向赵策。
自己做了这么久的皇帝,还治不了你一个小子?
看下次你还敢这么得意不?
赵策走过来,纸笔放在桌上。
朱厚照虽然幽怨,可眼神也看向了他,一脸好奇地等赵策讲课的样子。
顶着皇帝两父子的眼神,赵策也没多想,在纸上重新画了一条抛物线。
“殿下说的,王朝兴衰也是一条抛物线这个说法,是有道理的。”
“二位可知亢龙有悔?”
朱厚照无辜地眨着眼睛。
他不道啊!
太子殿下是差生,那些圣贤书籍一看就头晕。
不过没关系,他父皇肯定是知道的。
果然,弘治皇帝回道:“亢龙有悔出自《周易》。”
“意思是说物不可以终盛,会盛极而衰,阳极而阴生之意。”
这样一说,他突然就得出了一个结论。
自己儿子说的这个抛物线的原理,居然是有学术支撑的!
说完,弘治皇帝有些意外地看了看一旁的朱厚照。
他儿子的学习有多差他是知道的。
看他那清澈得一无所知的眼神就知道,自己儿子可能压根就不知道“亢龙有悔”是什么意思。
可他随口说出来的东西,居然就包含了这样的道理。
赵策明显也是这样想的,他指了指三个点。
“这是王朝崛起,这是鼎盛时期,再到衰落时期,可以看出每个朝代都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循环。”
“可我们先前讨论时,便有过疑问。”弘治皇帝说:“若是按照时间来算,中间这个点不对。”
“当然不对。”赵策说:“这个顶点,我们可以从另外几个方面来看。”
“?治与疆域顶点。”
赵策在顶点上,写下这几个字。
又画了另外一条抛物线,写下“军事顶点”、“经济顶点”和“文化顶点”。
一共四条线,展示给弘治皇帝和朱厚照看。
“陛下学贯古今,自然知道这四样东西对于王朝的重要性。”
“所以这个顶点,我们可以换成这四样东西来解读。”
“这样一来,不就简单明了许多了?”
弘治皇帝恍然大悟。
原来他们一直在钻牛角尖。
他就说,自己研究了一下午的历史,怎么都感觉不太对劲。
因为这东西,对他们来说是全新的东西。
朱厚照这倒霉孩子,为了应付讲席师傅而随便提出来,他自己也是一知半解。
就算方向是对的,可他们还是走进了死胡?。
弘治皇帝指著其中一条抛物线说:“这样确实就说得通了。”
“以国力鼎盛为顶点,从此点开始,便是由盛转衰之象。”
“以历史来说。”
弘治皇帝想了想,继续说:“汉武盛世,太初元年时,史书上记载: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
“这便是汉时的经济顶点。”
“后来十年大战,导致县官大空,再到实施盐铁专卖,国家做出重大决策,这时候汉朝居然已经在走下坡路了......”
novel九一。com
在座的人中,弘治皇帝可能是最懂这些历史的。
因为作为帝王,他从小接受的就是这些教育。
赵策这么一提醒,他很快就想到了这个例子。
只是,他没想到,自己说的这个例子,让他也有些意外。
因为按照这个抛物线顶点预示著由盛转衰来说,那汉朝就是自汉武帝开始,经济就已经开始衰败了?
后来的盐铁专营没有把国力拉回来,昭宣中兴吗明面上这么好的局面看着是让汉朝登上了再一个顶点,可按照抛物线来看,这明显也没把汉朝给救回来?
所以......这是不是也可以说,汉朝亡于汉武帝?
弘治皇帝震惊了。
他嗫喏道:“居然如此神奇......”
“朕先前,从未产生过这种说法。”
赵策听完弘治皇帝的话,心想做了十几年皇帝,思维果然不是普通人。
这一下子,就想到了这么多。
虽然他说的话只是自己的主观猜测,但也有一定的道理。
赵策说道:“陛下说的,确实有道理。”
“从这里开始,国力开始走下坡路。”
“虽然后来出现了中兴,上位的君主也做了不少努力,可最终都没有能改变这根抛物线向下的轨迹。”
“这正好印证了《左传》里那句: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赵策既然这么说,弘治皇帝便问道:“所以你的意思是,这抛物线的轨迹,是能改变的?”
赵策道:“不错。”
“北宋王文公主导的熙宁变法,本质便是试图改变抛物线轨迹。”
赵策拿笔,在旁边画了一道连续的抛物线。
“有可能拉上去,再重新掉下来,也可能会出现这种连续的波动,长时间都没有掉下来。”
“可惜的是,熙宁变法失败,抛物线轨迹没有变化。”
“而在这其中,陛下可有发现出现了什么变化?”
弘治皇帝盯着这图画,仔细思考。
最终,他说道:“位置。”
他指了指后面一个小的波动。
“这里的位置,与前面的位置不同了。”
赵策道:“所以要改变抛物线轨迹,需要不断重置抛物线坐标,也就是......变法。”
弘治皇帝陷入沉思。
如今的大明,表面上还算过得去,甚至有中兴之兆。
可若是套在这抛物线上的解释,那就是大明其实也已经在走下坡路了。
只是这下坡路,还不知道是从哪里开始走的,而他要怎么做,才能改变这抛物线的轨迹,让它停止下降?
赵策和弘治皇帝在一边聊著,越聊越高深。
朱厚照一时听得眼神迷茫,一时听得面目狰狞。
理解了一会儿后,朱厚照突然想起了什么。
“大汉四百年,从武帝时期便开始走下坡路,所有题从这里往下的速度会比上升的速度会快上非常多。”
“那我上回说的,王朝上升十年,却可能要逐渐衰败一百年这个说法,是对的?”
弘治皇帝看向他,不得不承认道:“应当是对的。”
朱厚照咧嘴一笑。
原来自己这么强呢?
随口胡诌出来的东西,都是对的!
他喜滋滋地指著其中一条抛物线,分享自己得出的最新见解。
“所以,我们大明的政治版图,太祖太宗时是最大的。”
“从这里走下坡路......”
“那是不是说,咱们大明从洪武永乐时就开始走向灭亡了?”
弘治皇帝看向自己儿子,握了握自己的拳头。
novel九一。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