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名将出山河动(1 / 1)

一连半月,在书院诸位教习悉心指导下,路不凡的学业突飞猛进。

古文经义本是晦涩枯燥,可经几位大儒深入浅出的讲解,竟变得通俗易懂。

他们时而引经据典,从历朝诸子谈到本朝典章;时而结合时事,将治国安邦的道理娓娓道来。

每一次讲解,都像是在迷雾中点亮一盏明灯,让路不凡豁然开朗。

如此一来,他对来年乡试也多了几分底气。

与此同时,市井巷陌间,张铁柱和张小曼兄妹跟随董文华教习识字的场景同样温馨。

董文华并非迂腐守旧之人,他一生醉心求学,五十岁才殿试及第。前朝皇帝欲授他地方县令之职,他却认为皇帝未能重用其才,毅然请辞。

此后,不知如何传出他“进士及第只为见君一面”的孤傲名声,无意间他的名声反倒不胫而走。

但他并未因此自傲,反而将毕生所学在书院倾囊相授。现在教导起两个十来岁的孩子,他既有严师的风范,又有慈父的耐心,总能用生动有趣的方式,让孩子们轻松掌握知识。

武岚欣和周长盛在路不凡的提议下,也在一旁旁听夫子授课。

几位先生想着他们也在备考,便一同教授。令夫子们惊讶的是,年纪尚小的武岚欣天赋异禀,学起知识举一反三。

每当夫子提出一个问题,她总能从不同角度给出见解,让众人眼前一亮。授课时,夫子们常与她探讨学问,引经据典,各抒己见,激烈的讨论声常常从书院的窗户飘出,引得路过的学子驻足倾听。

反倒将路不凡和周长盛晾在一旁。路不凡对此并无不满,毕竟武岚欣多次护他周全,还帮他酿酒盈利,早已被他视为自己人。

武岚欣能有如此学问,得益于年少时大儒的教导。

她出身皇室,自幼便在钟鸣鼎食中长大,授课者皆是顶尖学者。那些在常人眼中难以理解的典籍,对她来说却是儿时枕边的故事。

加之她自幼聪慧,名篇经典过目不忘,很快便让教习无以为教。

后来,武国发生变故,她与武伯四处游历,表面上是游山玩水,实则暗中削弱武伯的影响力。

因此,在这偏远的清风城,她的学识比书院大儒更胜一筹,与夫子们交流起来轻松自如,那些深奥的学问在她口中,仿佛成了市井间的家常闲谈。

一番学习下来,众人皆收获颇丰,进步显著,书院中弥漫着浓厚的求知氛围。

。。。。 。。。。

又一日学习结束,残阳如血,将书院的白墙染成了金色。

此前虽已停留许久,武岚欣仍惦记着将路不凡招揽至武国,一直在寻觅合适时机,只是不知这天下纷乱之际,他心中作何打算,对燕国又有几分忠诚。她站在书院门口,望着天边的晚霞,思绪早已飘向了远方。

这日放学后,武岚欣并未回在清风城自己日常所居住的小宅院,而是前往暗卫据点——云边酒馆。

往常她只在有要事或每月特定日子才来,但近些日子连日至此,只因近日各国局势诡谲多变。

朝堂之上,权谋纷争;边境之外,战云密布。每一条消息都可能改变天下格局,而她,也肩负著为武国收集情报、谋划未来的重任。

novel九一。com

云边酒馆位于西市达官显贵聚居之地,雕梁画栋的建筑与周围的商铺形成鲜明对比。

酒馆门口,高挑的酒旗随风舞动,“云边酒馆”五个大字在夕阳下熠熠生辉。

这里往来行人多为商人,他们带来了各地的奇闻轶事、商业情报,是打探消息的绝佳场所。

此刻,酒馆内热闹非凡,酒碗碰撞声、谈笑声、说书人的惊堂木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市井繁华的画卷。

武岚欣一踏入酒馆,大堂内宾客满座。店小二见她到来,神色瞬间庄重,连忙迎上前:“欢迎光临!客官几位,想吃点什么?”

“我要半斤三十年的女儿红,一斤桂花时节酿的将军烈,可有?”武岚欣说道,语气不卑不亢,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冷峻。

店小二一听,便知这是见掌柜的暗号,忙应道:“有!都在后堂,您跟我来。”

说罢,边带着武岚欣往后堂而去,穿过热闹的大堂,酒气、菜香扑面而来。

伙计们穿梭其中,高声吆喝着菜名。

来到后院门口,两名大汉在此把守,他们身形魁梧,腰佩长刀,眼神警惕地扫视著四周。

见武岚欣前来,一人开门,一人拦住店小二,低声说了几句,便换了另一人继续领路。

七转八绕,穿过几条僻静小巷,空气中的喧闹声渐渐远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寂静。

终于来到一间幽静的小院,院墙上爬满了藤蔓,院中的石板路上散落着几片落叶。

院中,几名士兵正在擦拭兵器,见武岚欣走来,纷纷恭敬行礼:“见过少主!”他们的声音整齐而有力,充满了敬意。

她微微点头,径直走进正屋。

屋内弥漫着一股淡淡的檀香,烛火摇曳,将墙上的地图照得忽明忽暗。武伯正盯着地图,神情凝重,手中的棋子悬在半空,迟迟未落。

听见脚步声,他回头见是武岚欣,微微抱拳:“殿下来了。”

武岚欣欠身行礼:“武伯。近日边境情况如何?”她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急切,目光紧紧盯着武伯。

武伯叹了口气,放下棋子,忧心忡忡道:“很不太平。草原拓拔睿突然率兵南下,三日内连下晋国五座城池。

晋国已派唐温率军抵御,同时还向燕国和武国求援。

暗卫传来消息,燕国派公孙岳前往边境,似要与晋国联合抗敌。武王来信,询问老夫该如何应对。”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忧虑,眉头紧皱,仿佛已看到了战场上的血雨腥风。

"竟皆遣出了十大名将?"武岚欣闻言神色一凛,眸光流转间望向武伯,"不知以武伯当年位列天下十大名将之尊,对此有何看法?"

她在椅子上坐下,双手紧握,等待着武伯的回答。

novel九一。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