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 章 录像机(1 / 1)

青州王府书房内,暑气蒸腾,镇南王楚玄策眉头紧蹙,额头上沁出细密的汗珠。

案几上摊开着青州历年的灾情记录,触目惊心的文字如针芒般刺痛着他的心。

窗外,蝉鸣聒噪,更添几分烦闷。

他深吸一口气,蘸饱笔墨,在信纸上写下父皇亲启四个大字。

稍作思忖,便开始奋笔疾书:儿臣自抵青州,见百姓困苦,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心中甚是忧虑。

幸得依依襄助,诸事方有转机。”

楚玄策搁下笔,思绪飘回到几个月前。

那时,柳依依刚带来那些神奇的种子,地瓜、玉米、高产稻种,每一样都承载着希望。

他还记得柳依依站在田间,对着一众满脸疑惑的百姓,坚定地说:大家放心,这些种子定能让咱们过上好日子!”

依依聪慧过人,亲自试种新作物。

为了让地瓜长得好,她整日泡在田间,研究土壤的湿度和肥力。

为了掌握玉米的生长习性,她不分昼夜地观察记录。

那高产稻种,更是倾注了她无数心血。

她在南洋商人那里买到了录影机,将新作物从播种到生长的全过程都记录了下来。”

楚玄策回忆起,柳依依忙碌的身影,她的双手被泥土染得黝黑,脸上却始终洋溢着坚定的笑容。

在种植过程中,依依发现灌溉是个大难题。

百姓们每日挑水,往返数里,既辛苦又无法满足农田的需求。

于是,她苦思冥想,终于想出了制作水车的办法。”

从设计图纸到选材,从制作部件到组装调试,依依都亲力亲为。

工坊里,她与工匠们争论得面红耳赤,只为了让水车的每一个细节都做到完美。

同时,她也用录影机记录下了水车制作的整个过程。”

楚玄策想起工坊里的情景,柳依依拿着图纸,耐心地向工匠们解释。

这水斗的弧度一定要精准,不然舀水的时候会漏水。

还有这齿轮的配比,必须恰到好处,才能让水车顺畅地转动。”

制作水车并非一帆风顺。

遇到齿轮咬合不顺的问题时,依依盯着水车,一看就是几个时辰,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她反复尝试,不断调整,终于找到了问题的关键。

当第一架水车成?运转时,百姓们欢呼雀跃,纷纷跪地感谢。

这些珍贵的画面,也都被依依用录影机留存了下来。”

如今,青州各地都安装了水车。

那巨大的木轮缓缓转动,水斗舀起河水,顺着木槽流向田间,滋润着干涸的土地。

百姓们再也不用辛苦挑水,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随信附上依依用录影机记录的新作物种植过程与水车运转实景,望父皇过目便知详情。”

楚玄策写到这里,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他仿佛看到了百姓们在田间忙碌的身影,听到了他们的欢声笑语。

新作物的种植也初见成效。

地瓜藤蔓爬满了田间,玉米杆笔直挺立,高产稻穗沉甸甸地垂下。

虽然还未到收获的季节,但从目前的长势来看,丰收在望。

百姓们对依依感激不已,称她为‘再生父母。”

儿臣深知,这一切都离不开依依的努力和付出。

她虽为女子,却有男子不及的智慧和勇气。

儿臣与依依定当继续努力,让青州的百姓过上富足的生活,不辜负父皇的期望。”

楚玄策仔细检查了一遍信件,确认无误后,将其装入信封,唤来心腹侍卫。

你务必快马加鞭,将这封信和‘录影机’送到京城,亲手噷给父皇。

路上不可有丝毫懈怠。

是,王爷!”

侍卫接过信件和“录影机”,转身离去。

几日后,京城金銮殿内。

皇帝坐在龙椅上,展开楚玄策的书信,逐字阅读。

novel九一。com

随着内容的深入,他的表情从平静逐渐变为惊讶,继而露出欣慰的笑容。

亩产千斤?

还有这等神奇的水车?”

皇帝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

陛下,这镇南王妃当真有如此大才?”

丞相出列,拱手问道。

是啊,陛下,这听起来实在?人难以置信。”

御史大夫也皱着眉头,满脸怀疑。

就在这时,一位大臣匆匆进殿,陛下,镇南王派人送来了新作物的样本、水车的模型,还有一台神秘的‘录影机’!”

呈上来!”

皇帝急切地说道。

看到那饱满的玉米粒、纺锤形的地瓜和沉甸甸的稻穗,大臣们纷纷围拢过来,议论纷纷。

这稻穗,竟如此长!”

还有这地瓜,看着就产量不低。”

这时,心腹侍卫按照柳依依教的方法打开“录影机”,一道奇异的光影投射在大殿墙壁上。

画面中,柳依依正在田间播种新作物,详细讲解种植要点。

工坊里,她和工匠们热烈讨论水车制作。

最后,巨大的水车成功运转,百姓们欢呼雀跃的场景也呈现在众人眼前。

皇帝瞪大了眼睛,满脸震惊。

神了!

这物件竟能将千里之外的景象如实呈现!

镇南王妃,当真巾帼不让须眉!”

陛下臣以为,应派人前往青州考察,若情况属实,可在全国推广。”

户部李大人提议道。

“准奏!

传朕旨意,先赐镇南王与镇南王妃良田千亩、黄金万两,以彰其德。

再命工部、户部派人前往青州,考察实情。”

皇帝高声说道。

陛下圣明!”

群臣齐呼。

而此时的青州,柳依依正站在水车前,看着清澈的河水流入农田,心中满是喜悦。

她知道,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百姓们的生活正在慢慢变好。

王妃,您看这玉米长得多好啊!”

农户张大奕笑着说道。

是啊,多亏了王妃的好法子,咱们今年肯定能丰收!”

农户李大娘也附和道。

柳依依微笑着说:这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只要大家齐心协力,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

楚玄策站在一旁,看着柳依依和百姓们,心中充满了自豪。

他知道,青州的未来充满了希望。

考察的大臣们回到京城,将所见所闻如实禀报。

皇帝大喜,立即下旨,在全国推广新作物的种植和水车的改良技术。

柳依依的名字,也随着这一道道圣旨,传遍了大江南北。

各地的百姓们纷纷效仿,农田里种上了新作物,河边竖起了改良的水车。

在一次宫廷宴会上,各地官员纷纷向皇帝进言。

陛下,自从推广了新作物和水车,百姓们的收成大大提高,生活富足。”

是啊,陛下镇南王妃的功绩,百姓们都记在心里。”

皇帝听着大臣们的汇报,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镇南王妃,实乃我朝之福。

传朕旨意,再赐镇南王妃绫罗绸缎百匹,珠宝玉器若?。”

而远在青州的柳依依,对这些赏赐并不在意。

novel九一。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