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深了,小院却灯光未灭。
灶屋里热气升腾,张翠娥裹着围裙,一边翻著大铁锅里的包子,一边在心里默默排著单子:
“开业那天,小菜三十样,鸡蛋六种,包子两款,粥一锅。”
“碗碟、凳子、桌子……还缺收银盒、盛菜?、账本、找零零钱包。”
“人工要不要请?起步不敢请多,至少得备个能搭把手的短工。”
她嘴上忙着,心里更忙着,把整个开业流程一遍遍在脑海里过。
包子蒸好后,她又赶着翻坛子,检查每一缸咸菜的发酵情况。
酸的够不够?辣的够不够?脆的够不够?她每一样都亲自尝。
张翠娥翻完最后一屉包子,蹲在灶边,盯着炭火发了会儿呆。
“开业那天,光靠口碑不行。”
“得有人来,得有人尝,得有人回头。”
她脑海里忽然灵光一闪,记起了前世在城里见过的一幕——
那些开业的早餐铺、服装店、理发店,门口总有人撒小传单。
哪怕后来被人踩烂扔掉,但开业那几天,总能瞬间吸引人流。
在未来,这招是烂大街的。
但在这个八十年代末的小镇——没人?过!
小镇上的宣传,要么是口口相传,要么是挂条子拉喇叭,根本没人想到发小纸片。
小传单才是引流神器!
张翠娥立刻拿出旧账本,撕了几张空白页,咬着笔杆,迅速勾画:
小纸片尺寸定在半张巴掌大,四寸宽、六寸长,便于人揣兜里。
传单内容要简洁醒目,别废话太多。
标题大字:
【三米白粥铺·粥香开张·镇西口粮站后巷】
【一眼看清,是粥铺,具体位置在哪个位置。】
副标题:
【30样小菜免费吃!白粥无限续!】
【小菜多,粥不限,抓住人的嘴。】
白粥定价:
【白粥每碗五毛,免费续粥】
【酱肉包、麻辣豆腐包各2毛一个】
【价格一摆,挡住想占便宜混吃的,筛出真心愿意吃的人。】
底部口号:
【一碗粥,一整天的底气!】
【这个是灵泉熬的白粥,吃完能一整天有精神也不是乱说。】
最后,还手绘了一张极简单的地图:粮站后巷拐个弯,三米宽的小铺子,门口有大红招牌。
路线短、直,能让第一次来的也不迷路。
内容简明,重点突出,没一句废话。
写完,她把笔一丢,盯着传单半晌。
这年头,大家不识多少字,但图一多,人脑子里反而乱。
真正的狠招,不是铺天盖地的吹,而是“一眼就懂,一秒就想来”。
张翠娥轻轻叹了口气,唇角带着点冷静又自信的弧度:
“想吃白食的——自己看价格,不来最好。”
“真想吃饭的人——一张小纸片,能带来一整个冬天的回头客。”
这一招,既不低头,也不装大爷,干脆利索。
次日一早,天刚蒙蒙亮,镇上还在冒炊烟,张翠娥已经揣著叠好的小纸片,穿着旧棉袄,脚步干脆地往供销社后头的兴业小印铺去了。
兴业小印铺门头斑驳,红漆都剥落了半边,掌柜是个瘦高瘦高的男人,戴着副老花镜,正蹲在门口晒煤球。
一听张翠娥说要印五百张小传单,掌柜一脸古怪地抬起头:
“传单?小摊子还发传单?!”
novel九一。com
他打量著张翠娥——
旧棉袄打着补丁,脚下穿的是一双洗白了的布鞋,怎么看都不像大富大贵的人家。
掌柜嘴里咂摸著,像是觉得她脑子发热了,忍不住劝了一句:
“这年头,谁家干小买卖还印传单?不都是吆喝吆喝、拦个人扯几句?你别花这冤枉钱了。”
张翠娥笑了,笑得云淡风轻。
她从怀里掏出那张手写的小传单样本,递到掌柜眼前:
“你看清楚了,我不是瞎折腾。”
掌柜接过来,刚想扫一眼,结果目光一凝。
小纸片上,大字干脆利落,副标题又香又扎心,小地图画得简单直白。
最绝的是那行字:
【白粥五毛,免费续粥。】
【酱肉包、麻辣豆腐包各两毛。】
【免费小菜三十样!】
这么大的手笔?
掌柜眼皮猛跳了两下。
他虽然是个印铺的,但在镇上混了几十年,知道一个理儿:
只要能让人开门就想着你铺子,哪怕一张纸,也是天大的杀招。
掌柜咳了一声,推了推眼镜,立刻换了个语气:
“印,当然印!五百张,单面油墨,三天给你拿出来。”
“价格照市价——百张三块,五百张十五块。你要不要也加点厚纸,结实耐揉?”
张翠娥摇头:
“不用。薄的就行,散得快,传得快。”
她说完,从怀里掏出十五块钱递过去,干脆得像拍下一刀肉。
掌柜接过钱,忍不住又多看了她几眼,笑着打趣:
“开饭铺的?咋这么舍得下本?”
张翠娥眯了眯眼,语气又轻又稳:
“舍得舍不得,年底就能见分晓。”
她转身出了门,背影干脆利落,像一把出鞘的刀。
掌柜愣愣地看着她背影,半晌,低声嘀咕一句:
“这女人……不简单哪。”
张翠娥提着小包袱,快步穿过粮站后巷,推开铺子的门。
“吱呀——”
门一响,屋里正蹲著丈量桌子的赵寒云猛地抬头,一愣,随即咧嘴笑了下:
“正琢磨着你要是晚上才来,结果……真?。”
张翠娥扫了一圈,只见铺子中央,一张比之前草图上更结实精?的旋转桌已经立起来了!
木梁打底,履带安置,齿轮卡位,一圈圈的履带槽绕着中心柱子,外面一圈薄薄的木板面覆蓋,光滑平整。
只要轻轻一推,整个桌面外围便慢悠悠地顺着转动,行云流水,连带着放的小菜也能跟着走圈圈。
简直——妙得很!
赵寒云起身,拍了拍灰,走过来:
“昨天本来答应了晚上来,可这桌子,我心里挂著挂著,就又换了班过来。”
“已经装好了,想让你先看看,哪里要改,趁白天光好调一调。”
张翠娥抬手,顺着桌子轻轻一拨。
只听“吱溜”一声轻响,整个转盘平稳滑动,仿佛浸了油一样顺滑,完全不像是手工临时搭建的粗活。
她眼底划过满意的光,又仔细绕着桌子转了一圈,检查转动幅度、履带紧松度,边转边指出:
“这里的齿轮齿稍微短了点,转快了会跳槽。”
“这道木支架可以再打个加固钉子,预防以后人多磕碰。”
“还有履带皮,等开业前最好再刷一遍防滑油。”
她一边说,赵寒云一边点头,手里的铅笔飞快记着,连大志、二牛都听得目瞪口呆。
novel九一。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