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药铺筹谋(1 / 1)

掌棋之人 易沐堂 1763 字 1个月前

苏晚凝带着那株千年何首乌,连夜赶回城南别院。

苏文轩的病情,在她离开的这些日子里,虽然有别院的下人按着她留下的方子照料,却也并未见好转,依旧是高烧不退,昏迷不醒。

苏晚凝也顾不上歇息,将那何首乌切下少许,配上其他几味药材,在小厨房里熬煮起来。

药香很快便在别院里弥漫开来。

这一次的药香,与往日里那些苦涩的汤药不同,带着奇异的清甜,闻了让人精神一振。

几个时辰之后,药终于熬好了。

苏晚凝一?一?地喂进了苏文轩的口中。

说也奇怪,苏文轩服下那药汁之后,不过半个时辰的功夫,额上的高热渐渐退了下去,呼吸也变得平稳了许多。

到了第二日清晨,他缓缓睁开眼睛,虽然依旧虚弱。

苏晚凝守在床边,见弟弟醒来,悬著的一颗心总算是放了下来。

接下来的日子,苏晚凝专心在别院里为苏文轩调理身子。

那株千年何首乌果然是灵药,再加上苏晚凝的精心施治,苏文轩的身体速度好转起来。

不过十数日的功夫,便已能下床走动,脸色也渐渐恢复了红润。

苏正德和苏家上下,见苏文轩转危为安,自然都是欢喜不已,对苏晚凝的医术,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上海那些原先还对“苏神医”将信将疑的人,听闻此事,也都彻底信服了。

一时间,苏晚凝在上海的声望,几乎达到了顶点。

每日里上门求医问药的帖子,堆积如山。

只是,苏晚凝心里却清楚,仅靠着在别院里为人诊治,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开设一家属于自己的药铺,这个念头,在她心中盘桓许久。

如今,苏文轩的病情已然稳定,她也有了积蓄,正是着手筹备此事的好时机。

她开始留意上海各处铺面的消息。

选址之事,颇费了思量。

苏晚凝也曾派哑仆老周出去打探过几处,总觉得不甚合意。

这日,张副官代表霍靖深来别院探望苏文轩,顺便也给苏晚凝送了些新到的西洋玩意儿。

苏晚凝借着这个机会,向张副官提起了自己想开一家药铺的想法,只说是想找个营生,日后也好有个依靠,言语间,也带着向霍少帅“请教”生意经的意思。

“苏小姐有此想法,倒是好事。只是,这开铺子做生意,里面的门道也不少。苏小姐若是有什么难处,不妨与少帅说一声,少帅在上海,还是有薄面的。”

苏晚凝听他这话,便知霍靖深对此事怕是早已知晓,甚至可能就是默许的。

她心里有了底,便也不再拐弯抹角,只将自己对药铺选址和经营的一些初步想法,与张副官说了说。

“苏小姐的想法很好。只是,这铺面的租金和前期的投入,怕也不是一笔小数目。苏小姐若是有需要,少帅那边……”

“多谢少帅美意。”苏晚凝打断他的话,“晚凝这些日子行医,也略有些积蓄,此事还不敢劳烦少帅费心。只是,若真遇到什么难处,晚凝定会向少帅开口求助的。”

她不想事事都依赖霍靖深。

这个药铺,她希望能靠自己的力量开起来。

张副官见她如此说,便也不再多言,只又闲聊了几句,便起身告辞。

过了两日,张副官差人送来一张地契和一袋银洋。

送东西来的是个生面孔的下人,只说是霍少帅的一点心意,让苏小姐不必推辞。

那地契,是位于法租界霞飞路上一处临街的铺面,地段极好,正是苏晚凝之前看中却又因价格太高而犹豫不决的地方。

苏晚凝看着那地契和银洋。

霍靖深这份“心意”,未免也太重了些。

她知道,这份“投资”,绝不会是白白送给她的。

她将东西收下。霍靖深想要什么?是想通过这家药铺,掌控上海的医药生意?还是想将这家药铺,作为他安插眼线、收集情报的据点?

无论如何,这药铺,她是开定了。

至于霍靖深的条件,日后再慢慢周旋便是。

有了铺面和资金,药铺的筹备便顺利了许多。

苏晚凝亲自画了图纸,请了相熟的工匠来修葺。

她将那铺面分作前后两进,前堂做诊室和药房,后院则辟出几间厢房,用作炮制药材和自己起居之用。

她给药铺取了个名字,?作“清源医馆”。

“清”者,正本清源,涤荡污浊;“源”者,追本溯源,探究病根。

这医馆,不仅是她安身立命之所,也是她日后在这尘世中,拨乱反正的一点念想。

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著。

苏晚凝每日里除了照料苏文轩,便是去铺子里盯着修葺的进度,采买些开业所需的药材和器具。

她仿佛又回到了前世打理苏家产业时的那份干练与从容。

只是这一世,她不再是为了旁人做嫁衣,而是为了自己,为了那些她想要守护的人,也为了那些她必须要讨回的公道。

novel九一。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