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这年景收成不好(1 / 1)

过了几日。

晚饭桌上,气氛正好。

刘翠兰心情不错,特地多炒了两个小菜。

妞妞被宁清欢喂得小嘴油乎乎的,咯咯直笑。

宁清雨眉眼间也舒展了不少,添饭的动作都轻快了。

厉寒煜看着场景还挺温馨,就把衙门那边的情况给汇报了。

“婶子,清欢,张铁蛋那案子,衙门有结果了。”

饭桌上顿时一静,连妞妞都停下了往嘴里塞肉的动作,好奇地瞅着他。

刘翠兰第一个开口:“哦?怎么说?”

宁清欢也竖起了耳朵。

厉寒煜沉声说:“南街那家赌坊,已经被查封了。里头那些伙计,还有那个带头想欺负清欢的刀疤脸,都查出身上背着案底,手段也脏得很,惯会抽老千,这次一并被揪出来,重罪的几个,已经处死了。”

嘶……

刘翠兰和宁清欢都倒抽一口凉气。

处死?这么严重?

果然,赌坊不是什么好地方。

“那……张铁蛋呢?”刘翠兰比较关心这个。

厉寒煜道:“张铁蛋伙同他人劫财,判三年大牢。”

三年!

这结果,也算是大快人心了。

宁清欢看向她姐。

宁清雨听完,脸上没太大波澜,只是淡淡“嗯”了一声,继续低头吃饭。

仿佛在听一件跟自己毫不相干的事情。

也是,心都凉透了,那个人是死是活,蹲几年大牢,又跟她有什么关系?

在娘家这几日,宁清雨过得是前所未有的踏实。

吃得饱,睡得好,不用再看张家人的脸色,也不用再提心吊胆张铁蛋什么时候又发疯。

妞妞也肉眼可见地活泼起来,整天跟在宁清欢屁股后面“二姨、二姨”地叫。

原以为回到村里,少不得要被那些长舌妇说三道四。

可出乎意料的是,村里平静得很。

偶尔遇到几个村民,也都只是笑着打个招呼,半句闲话都没有。

宁清雨猜,这大约是她娘提前跟相熟的几家打过招呼了,让人别乱嚼舌根。

又或者是自家妹子出息了,粮铺开得红红火火,谁还敢不高看宁家几眼?

就连以前总爱阴阳怪气,分家后就没给过好脸色的大伯母,看到她也是格外的客气。

妹妹除了有粮铺,还跟酒楼胭脂铺都有合作,难怪她那时很自信的说要养她跟孩子。

这不有了钱,都送三妹去绣坊学手艺了。

光一个月的学费就要二两银子,那是普通老百姓敢想的吗?

她们宁家终究是跟以前不一样了。

宁清欢见姐姐神色平静,提起张铁蛋也没什么不适,说话便也没了那么多顾忌。

novel九一。com

她转头看向厉寒煜,满是崇拜:“阿寒哥,还是你厉害。”

“这事办得太漂亮了,赌坊的人那么嚣张,肯定有些门道,要不是你这状纸递上去,普通老百姓哪斗得过他们,说不定就吃这哑巴亏了。还有,你的状纸铁定写得不错。”

厉寒煜被她这直白又热烈的夸赞,弄得耳根微微泛红。

他故作谦虚,“略懂一些律法条文罢了。”

宁清欢却歪著头,大眼睛忽闪忽闪地盯着他:“阿寒哥,你真跟家里人走散了吗?这么久,你家人还没找过来可怎么办?有没有办法在衙门登记下寻人?”

厉寒煜轻咳,“已经去衙门备过案,登记了信息。”

他顿了顿,声音低沉了几分:“只是如今这年景,不怎么太平,一旦走散了,想要再找到,也着实不易,多半是?多吉少了。”

说完,他端起碗,默默扒了口饭,神情带着落寞。

宁清欢还想再问,就被刘翠兰打断,“你放心,吉人自有天相,你家里人肯定会没事的,早晚能团聚。你也别太担心,就在婶子这安心住着,把这当自己家一样。”

“来,吃菜。”说著,她就夹了一大筷子的菜放进厉寒煜碗里。

她是打心底里喜欢这个沉稳可靠的年轻人。

厉寒煜点了点头:“多谢婶子。”

宁清欢见状,也就没再继续这个敏感话题。

她一方面真心希望阿寒能早日和家人团聚。

可一想到他若是找到了家人,就要离开这里……

心里就莫名地有些不舒服。

肯定是家里习惯了多出这么个人,要是真走了,肯定会不习惯的。

一定是这样的。

到了七月,要开始收割早稻了。

宁清欢一家子,连带着厉寒煜,扛着镰?,戴着草帽,浩浩荡荡地往自家那几分薄田去了。

妞妞起初还新奇,追着田埂上的蚂蚱跑,没一会就热得蔫巴巴的,被宁清雨抱到田边树荫下看着。

烈日当空,暑气蒸腾。

汗水跟断了线的珠子似的,从每个人的额角、脖颈滚落,砸进脚下干裂的泥土里,瞬间没了踪影。

刘翠兰直起酸痛的腰,看着手里稀稀拉拉的稻穗,忍不住叹气。

“这收成,比去年又少了一倍不止,这稻穗稀稀拉拉的,能打出几粒米来?”

宁清欢走过来,给刘翠兰递上水囊,“娘,喝口水歇歇。现在天时是不太好,雨水少,日头又毒。”

刘翠兰灌了一大口水,还是愁眉不展:“这年头,精米价钱跟发了疯似的往上涨,就这点收成,除去赋税,自家还能剩下多少嚼谷?”

“再这么下去,老百姓还咋活啊?我可听说了,西北那头都有人活不下去,开始啃树皮嚼草根了。”

宁清欢没发现齂亲说完这句话后,厉寒煜一下就沉默了。

不过,她倒不至于那么悲观。

嘿,她娘可不知道,她空间里囤的粮食,够她们吃十几年了。

而且她最近还发现个秘密,那些在她空间里放久了的稻种,用灵泉水泡过之后,一样能达到被灵泉水浇灌的效果。

这就证明拿出来种,产量能翻番,成熟期还能大大缩短。

宁清欢开口:“娘,你别愁。等这季稻子收完,我手里有批改良过的稻种,咱们自家先试试,保准比上半年的收成好。”

刘翠兰神情激动:“还是我闺女有法子。你还别说,就咱家院里前几天刨出来的那些红薯,个头又大又甜,这都够咱家吃上一阵子了。”

“村长也说了,你给的红薯种特别好,特别能长,说是等秋后,会匀些种藤给村民们都种上。”

宁清欢由衷地笑了,“村长人真不错,知道为村民着想。”

novel九一。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