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县令日常(1 / 1)

极品女县令 雪大 4489 字 1个月前

事情逐渐被理顺,乔南枝的一天也变得极为规律。

早上起来穿衣洗漱,喝小米粥或者白粥。

吃完之后去田里盯着民工种红薯。

下午去四合院接收百姓送来的各种乱七八糟的东西。

隔几天又找机会往一堆废物里塞点红薯进去。

晚上回到县衙,跟李谦还有张三他们讨论讨论公事。

日子平淡却很充实。

很快到了四月底。

青阳县迎来了今年的第一次透雨,连下了两天。

这天晚上,乔南枝和李谦照例讨论公事。

“大人,连下了两天雨,大量民工都说明天不来了,他们要回家种地。”

“无妨。”乔南枝很淡定。

对此她已经有了心理准备,这段时间她也大概摸清楚了。

百姓们吃得最多的是稻米,麦子、还有小米。

其中稻子最多,如今已经是四月底,正是种稻子的季节。

甚至都已经稍微有点晚了。

其实手中握有上等田的,早在半个月前就已经开始种,可百姓手中的多是些坡地,贫瘠的下等田。

只能种旱稻。

为保证成活率,只能等一场透雨来临。

现在连续下了两天,正是种旱稻的好时候。

“可是大人,大家都回去干活,民工大量减少,盐矿洞还有田间怎么办?”

“这样,先把田间的民工撤回来,全部去盐矿洞,抓紧时间把第一批的食盐制作出来。”

“这几天我走访民间,已经有很多百姓将近半个月没有吃过盐了,不能再拖下去了。”

“好。”百姓的身体才是大事儿,李谦对此也没有异议。

两人讨论好,第二天,乔南枝一大早就来到了地里。

一个月前,一片荒芜,尘土飞扬的土地,如今已经是绿油油一片。

她陆续买了三吨红薯出来,全部用来培育秧苗。

本就是上等田,加上有用了大量的草木灰增加土地肥力,如今这批红薯藤已经长的非常茁壮。

等百姓把自家的地种完之后,还会再来当民工,那个时候就该掐红薯藤去种了。

如今四月底,不过晚几天而已,时间上完全来得及。

想到今年种了很多红薯,挖的时候让百姓都来见证。

第二年都不用她说,所有手里头有地的百姓,都会选择大量种植红薯。

乔南枝嘴角微扬。

今年普及是来不及了,必须要让百姓看到红薯惊人的亩产,大家才会愿意改种。

不过明年全县普及,应该是没问题。

至于粮食,也不用愁,除了系统之外,从各家富户手里收回来的田地非常多。

全部种上红薯的话,能很大的缓解百姓无粮的压力。

“大人,这玩意儿也不开花,也不结果,难不成是菜?”张三陪在自家大人身边。

看着田间叶子长势非常好,却一直没见花的东西,问出了心中埋藏已久的疑问。

大人又是亲自示范,又请了民工,他又带人烧了那么多的草木灰,又是挑水来浇……

费了那么大的力,结果就种了些不顶饱的菜?

直觉告诉他,自家大人不是这种毫无成算的人。

可这玩意儿左看把看,也没看出什么名堂。

“等过几天你就知道了,一定要派人盯好了,别让饿极了的百姓,把这东西当野菜掐回去煮了吃。”

“这每一根藤,每一片叶子,都是有用的。”

“大家就放心,每块地都有人日夜负责巡视。”

“那就好,你盯紧一点,将来这事儿成了,记你一件大?。”乔南枝画著大饼。

日夜巡逻可是个辛苦活,肯定是要给奖励的,无奈她手中现如今没什么好东西。

红薯也没见到成效。

就只能先画大饼了。

“多谢大人。”张三很激动,嘿嘿直笑:“那啥,大人……”

平时豪爽的汉子,此刻扭扭捏捏。

乔南枝扶额:“有话直说。”

“嘿嘿,俺就是想说,能不能奖励俺一个媳妇儿。”他现如今也一把年纪了。

再过几月就三十一岁,这个年纪很老了,再不娶媳妇就来不及了。

“放心。”乔南枝还以为什么事儿呢:“你只要把这件事办好,到年底的时候。我赐你一间小宅子。”

“到时候有房子,手有余粮,又在县衙当差,要说一房媳妇,没有难度的。”

“多谢大人,多谢大人。”张三闻言,嘴角都快咧到耳根子。

再看那些绿油油,跟野菜没啥区别的东西,眼神都变了。

这哪是野菜,这分明就是他的房子。

是他未来的媳妇。

想着想着,脸上的表情逐渐猥琐。

不知道这家伙在乱想些什么,乔南枝嘴角抽了抽,带着靖萱离开了地里。

回去的时候,已经到了中午。

由于免费的粥只有晚上有,按理说,此时没有粥喝,太阳又正当空。

大家应该不会过来,县衙门口应该比较冷清才是。

现实却恰好相反。

整个县衙门口到处都是人。

全部都是老人和孩子,有的在墙根角寻个阴凉处坐着。

有的没有挤到墙根角,就随便往地上一躺。

晒一会儿还翻个面。

这幅现象让乔南枝皱了皱眉。

回去就叫来了李谦。

“大人,您找我?”

“县衙门口那些百姓怎么回事,以往不是都晚上的时候才来吗?”

“大人稍等,我让人去问问。”李谦也很忙,对于这些老人孩子他关注的并不多。

只是偶尔看一下粥的质量,见没有变得更稀,没有人中饱私囊之后,他便不再管。

过了一会儿,李谦回来了。

“大人,下官问过了,这群老人孩子以前都是到了粥都快熬好的时候才过来排队,吃完就回去。”

“前两天连续下雨,年轻力壮的都在今天去种稻子。”

“有些半大的孩子,七八岁的那种,就被大人要求跟着去地里帮忙,这些孩子不愿意去,所以早早的就躲出来。”

“老人也一样,年轻力壮的去地里忙活,家里的琐碎事情就落在了老人头上。”

“这些老人想躲清闲,所以就干脆早早出来排队。”

听完,乔南枝的脸瞬间黑了下来。

“以前啃草根树皮一个个跑得挺快,现在才喝了多久的免费粥,就养出懒病了?”

她施粥是想让这些老人孩子不被饿死,可不想养出一群又懒又馋的米虫。

李谦显然也是这么想的,会出现这种事,他其实也没想到。

novel九一。com

此时沉默了好一会儿,良久才说:“大人,要不把粥停了?”

“没有粥,他们总要回家吃饭,年轻人没时间做,他们为了自己不饿肚子也要做饭。”

乔南枝摇头:“粥不能停,但不能让他们白吃,这样,王地主家的宅子还空着。”

“以后所有十岁以下的孩童,都必须到那个宅子去上学。”

“每人发一块小木牌,证明身份,不去上学的,没有免费的粥喝。”

“也可。”李谦倒也不反对。

很多孩子在家里就是到处玩,到处惹祸,根本闲不下来。

八九岁的还好,小一点,三四岁的孩子一个人在家都不放心,还要父母带着去山上。

或者留一个老人看着。

还不如送去读书识字,顺便为将来培养人才。

“那老人怎么办,一把年纪了,总不能也全部安排去读书吧?”

“去扫大街。”乔南枝说:“你让人制作一批小木牌,用来证明身份的。”

“以后凭木牌喝粥。”

“除了一些确实不能动的,比如九十岁以上的老人,或者病重的那种除外。”

“其余的都必须去扫大街。”

“整个县城的街道,都安排他们去清理,看一下总共有多少人,几个人负责一条街道。”

“晚上再派一个衙役去检查,偷奸耍滑没扫干净的那种,没有免费的粥喝。”

此话一出,李谦有些犹豫:“大人,自古以来崇尚孝道,尊老是刻在骨子里的。”

“大人上任以来,又一直施以仁政。”

“如今让这些老人去干活,会不会对您的名声有影响?”

“无所谓。”乔南枝下定决心要改变这种现象。

她之前看过,很多六十岁左右的老人,精神还是很不错的。

扫个地完全没有任何问题。

八九岁的那些孩子也是,一个个活蹦乱跳的。

如今却是全部跟病入膏肓似的,县衙大门口睡了一地。

这种懒惰行为不制止,长此以往下去,那不废了吗。

再者,她注重名声,无非就两个目的。

一是让自己的位置坐得更稳。

二是刷声望。

可换个角度考虑,手中有粮、有人,何愁县令的位置坐不稳。

至于声望,这群老人孩子,眼看着自己的父母,儿子儿媳忙到连吃饭都顾不上,都不心疼分毫,都不愿意帮忙。

她还能指望这些没良心的对她感恩,提供声望?

想到这,乔南枝更坚定了心中的想法。

“去办吧,今天就办,把那些睡着晒太阳,半死不活的全部拉起来。”

“告诉他们,粮食都是大家拿命挣来的,混吃等死的人,不配吃。”

“是,下官这就去办。”

李谦走后,乔南枝看了一眼自己的声望。

宿主:乔南枝

庄园:青阳县

声望:9537

金币:78

已解锁物品:小米(1金币/吨)大米(1金币/吨)红薯(1金币/吨)

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增加了九千多声望。

仔细算下来,其实没有刚开始的时候增长的快了。

乔南枝猜想,一开始声望长得很快,可能是以前金达人占领这里的时候,对百姓压榨的太狠,各种欺辱。

她的各种仁善之举,与金达人形成剧烈的反差,因此声望长得很快。

另外就是,用招民工取得强征劳役,和施粥这两项举动。让大家切切实实地获得好处。

因此也增长得很快。

现在慢下来,大概是因为大家渐渐的习惯了。

这段时间她又没有别的大动作,每天两点一线,不是去地里,就是在那个四合院。

都没有去民间主动跟百姓谈谈心。

偶尔收到一两件有用的东西,也只是给极个别人的赏赐,而且给的还不多。

即便这样,平均每天也能增加三百左右声望。

也算不错了。

还有什么能增加声望的?

乔南枝沉思。

目前能让大家轰动的,思来想去就只有盐。

经过一个月的时间,李谦那边已经挖了不少的矿盐。

照着她给的方法,已经能熟练的提纯食盐了。

目前储存了一点,不过还不够。

百姓们缺盐缺怕了,如今她又把青阳县唯一的一口盐井和盐矿洞收归县衙所有。

大家直接就买不到盐。

可以想象,等到白花花的食用盐一开售,哪怕再穷的人家,都会想办法来买一点。

哪怕限量,最少也要保证每个百姓都能买到一斤左右。

李谦已经抓紧时间让大家提纯了,估摸著再等两天时间,就可以正式开售。

到时候,应该能猛涨一波声望。

想到又能解锁一种东西,乔南枝心情多云转晴。

一直注意着她的靖萱,看到大人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这才小声的问:“大人现在要吃饭吗?”

“嗯。对了靖萱,到时候我和李大人会轮流抽空去给那群孩子上课,你也跟着去听。”

“啊?”靖萱愣了一下:“我一个女孩子也能读书认字?”

“当然能,无论男女,到时候都会去,虽然如今这情况没办法参加科举啥的,但读书认字,总归没坏处,技多不压身嘛。”

“等你再长大一些。我身边的事就要全权交给你来负责,若你连账都算不明白,那还怎么替我管家。”

“管家?”靖萱小小的脑袋十分疑惑。

“对呀。”乔南枝解释:“如今县衙还没理顺,等将来逐渐完善,我个人的开支,当然是不能跟县衙混合起来的。”

“我也要有自己的俸禄,用于个人的日常开支。”

“这些就要有一个专门的人来管。”

这下靖萱听懂了,连连点头。

“大人放心,奴婢去了一定好好学,一定把账算得明明白白。”

天哪,那可是管家婆子耶。

这一刻,这个小姑娘的心一片火热。

她曾经见过大户人家的管家婆子。

穿的是绫罗绸缎,头上插的是银簪子,身后还跟着两个小丫鬟。

出门都坐马车。

指挥着一群人干活,气派的不得了。

这辈子要是能成为大人家的管家婆子,那就没白来。

“想什么呢?”乔南枝见她傻乐,用扇子轻轻敲了敲她的头:“不是问我要不要吃饭嘛,还不去端。”

“好嘞,奴婢这就去,嘿嘿。”

novel九一。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