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人不够用了(1 / 1)

极品女县令 雪大 4466 字 1个月前

“小音,指定物品,衣服。”

大米、小米、红薯都是一个金币一吨,乔南枝也不知道这衣裳是按件算,还是和粮食一样按吨来算。

不过不管是按件还是按吨,都非常便宜。

“抱歉,宿主,不能直接指定衣服。”

“为什么?”

“宿主你忘了,只能指定一种农作物或者一种图纸。”

“如果你需要衣服,可以指定一种衣服的制作图纸。”

乔南枝闻言,一拍额头,怎么把这么重要的事情给忘了。

“那就……等等,小音,如果我选择要棉花的话,你给的是处理过的棉花,还是一朵一朵带种子的棉花?”

她的想法很简单,最好是棉花带种子的那种。

如果给的是消毒处理过的棉花,那她找不到拿出来的理由,就只能选择要种子。

如果能给一朵一朵带种子的棉花,那就是棉花和种子都能拥有。

相当于白嫖了一次机会。

“带种子的棉花,叫做籽棉,也算农作物,宿主可以指定。”

“行,那就要这种,另外,把所有的声望都转换成金币。”

小音:“好哒。”

宿主:乔南枝

庄园:青阳县

声望:21

金币:262

已解锁物品:小米(1金币/吨)大米(1金币/吨)红薯(1金币/吨)籽棉(1金币/吨)

别看两百六十二个金币不多,实际上金币很耐花。

如果全买大米的话,就是两百六十二吨大米。

青阳县总人口两千出头,这两百多吨大米足够养这两千人一年。

当然,不是吃撑的那种,而是饿不死的那种。

“小音,咱就是说,作为系统,你没有储物空间吗?”

这段时间以来,她不止一次感受到没有空间带来的不便利。

比如买东西,最低买一吨,这么多东西堆在哪里都极其显眼。

如果能有个系统自带的空间,那她可以买下来先存在空间当中,需要多少再拿多少出来。

“抱歉,宿主,没有。”

“那你能升级吗?升级之后能有吗?”

“抱歉,不能升级。”

“好吧。”

安慰自己强求不来,乔南枝也只能自己想办法。

好在她是县?,整个知县内宅都是她的家。

知县内宅虽然在县衙内,但其实也可以看成一个一进位的小四合院。

拥有一间正房,两间耳房,东西厢房。

如今她独身一人,没有家眷。

就只占了正房。

西厢房当初为了看管粮食,被她临时用作仓库,东厢房还空着。

乔南枝来到东厢房,把门关好,这才消耗一个金币,买了一吨棉花。

会选择这里,是因为棉花这种东西别看重量只有一吨,却相当占地方。

那两间小耳房不一定放得下。

果然,一买出来就占了东厢房一半的面积。

每一朵棉花有五个瓣,都很饱满。

乔南枝从云朵一般的棉花里找到硬硬的棉花籽,一颗一颗的给剥出来。

这是一项大工程。

而且还不能让别人来代替的大工程。

为了让百姓冬天能穿上棉衣,她也只能选这种带种子的。

棉花籽拿出去种,产量虽然低,但好歹把棉花放在了明面上。

等棉花收获的时候,她就能从系统里买个几吨出来,偷偷摸摸的加进去。

不这样干的话,就只能这次选择种子,下次声望积累过万的时候,再选择棉花。

可声望积攒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她还有很多想要的东西,比如水泥的制作……

乔南枝把东厢房设为禁地,装了锁,只有一把钥匙,她自己带在身上,除了她谁都不能进东厢房。

但凡有点时间,她就把自己关在东厢房剥棉花子。

抽空跟靖萱去看了煤炭,确定之后,把自己画的从开采到洗煤,再到制成蜂窝煤的方法制作图,交给了卢自望,让他带人去负责。

卢家的小辈也陆续到县衙任职。

如今县衙缺人,来多少都不够用的。

学堂那边去一个教孩子读书。

县衙内也开了个扫盲班,所有衙役都要抽时间学。

卢自望这个师爷用的也相当趁手,别的不说,管账是一把好手。

之前县衙内的开销都是夌谦在负责,缺什么就拿点粮食去换,连个账本都没有。

现如今卢自望来了之后,已经把账单做得明明白白。

用了多少粮食,换了多少银钱,添置哪些物品,花了多少银钱……

一笔一笔的全部都记了下来。

乔南枝只要隔一段时间查一下账本就行。

还有就是卢自望把家产带过来,县衙也终于有了钱。

每个月发给衙役们的,除了粮食之外也会发一部分银钱。

随着红薯种完,时间来到了五月中旬。

经过多天的努力,乔南枝也总算是剥出了不少的棉花籽,大概有个二十斤。

按照一亩地两斤来算,也就够种十亩地。

听起来好像不少,但远远不够。

她记得以前在网上看到过,棉花的产量其实不算高。

一亩地也就三五百斤。

那还是在土地肥沃,科学管理的情况下才能有的产量。

现如今只有贫瘠的土地,外加一群门外汉。

产量能有一半就不错了。

按照一亩地一百五十斤来算,十亩地也才一千五百斤。

乔南枝默默算了一笔账,越算眉头皱的越紧。

做一件冬天穿的棉袄,织成棉布加上充填棉花,一件棉袄最少也要五斤棉花。

再少就不暖和了。

裤子也差不多。

好家伙,这么一算,一个人就需要十斤棉花,才能拥有一身过冬的衣裤。

一千五百斤,也就够一百五十个人都穿上棉衣棉裤。

对于总人口两千多的县城来说,也就聊胜于无吧。

“不过好在,借口是有了。”

只要让大家知道,这个棉花籽是她收上来的,让大家都知道,她带人种了棉花这种东西。

novel九一。com

具体亩产多少,只要她不往外说,谁又能知道?

到时候,多从系统里买几吨出来加进去。先把这个冬天对付过去再说。

打定主意之后,乔南枝又带着大家开始种棉花。

人力有限,她不打算先育苗再移栽,而是打算一次性种下去。

棉花籽也不多,撒都不敢撒,到时候稀的稀,密的密,又要疏苗,也是浪费。

她打算跟种土豆似的,一个坑里一颗棉花籽。

她还亲自做了示范。

“大家伙都围过来一点,看好了,距离跟种红薯的时候差不多,一个坑里只能放一颗种子。”

“别看这个种子很小,但很珍贵,千万别放多了。”

“大人,这种的是个啥?”

不少百姓看着大人手中大家都不认识的那个种子,疑惑的很。

之前种的红薯他们不认识,现在种的这个他们还是不认识。

这让一群老农民都觉得自己大半辈子白活了。

乔南枝一脸严肃:“这个呀,这个叫棉花,这可是本官为大家过冬做准备的。”

“只要这玩意儿能顺利种出来,今年冬天,应该就不会再有人被冻死。”

啥?

大家伙眼神都变得不一样了。

就连平时只知道闷头干活的木讷人,都忍不住问:“大人说的可是真的?”

“这么个小东西,跟个耗子屎似的,真的能让大家不冻死?”

“大人,这是吃的还是啥?”

“棉花,听着咋像是一种花,种花能干啥?”

问的人很多,说什么的都有,大部分人其实还是不太相信。

这个时代的衣物,也就是麻布、绸缎、皮毛。

绸缎那都是富贵人家才能用得起,像青阳县这种偏远地方,百姓们别说用,见都没见过几次。

至于皮毛,那也是达官贵人的专属。

寻常百姓唯一能接触到的就是麻布衣裳。

就连麻布那都是分三?九等的。

小富之家,用的是上等麻布料子,织得紧密,不易破,保暖性也相对较好。

而穷苦百姓用的都是粗麻布,除了遮羞之外,没有其他保暖效果。

也就穷苦人家皮糙肉厚的,换个细皮嫩肉的穿一天,都刺挠的受不了。

就这种最差的布,那也做不到人手一件。

每年冬天都会冻死很多穷苦百姓。

再百姓心里,如何过冬,仅次于如何吃饱。

棉花这种东西闻所未闻,乍一听,不少百姓还以为就是看着好看的花。

完全想象不出,一朵花,怎么能让大家都不冻死。

乔南枝抬了抬手。

大家不约而同的安静下来。

“本官说的这个棉花,可不是用来观赏的。这个棉花种出来是用来织布,用来做衣裳的。”

“比绸缎还暖和,要是能穿上棉花做的衣裳裤子,保暖性不比穿着皮毛差多少。”

“你们说,真要能种出来,是不是就没人会冻死?”

比绸缎还好,真的假的?

众人眼睛直勾勾的盯着她手上的一把种子,很难想象,这种还没老鼠屎大的一颗小玩意儿,能变成比绸缎还暖和的衣裳。

“本官什么时候骗过大家,你们来干活,可是要给饭吃的,这些都是成本。”

“如果这东西没有那么大的价值,本官会愿意花那么多大白米饭,让你们来这里浪费时间?”

“大人说的有道理。”

“我相信大人。”

一瞬间大家所有的怀疑都消失了。

大人可是读书人,从大人上任以来,说的话全部都做到了。

说不征劳役就不征,说给他们吃干饭就真给他们吃干饭。

连县衙的衙役在外办差的时候,也不敢再吃拿卡要。

这一次说的,必然也是真的。

那还等什么?

众人一瞬间充满了干劲。

这个时候哪怕不给他们吃饭,大家也不会有什么怨言。

有激动的还觉得乔南枝当了道:“大人让让,这么简单,一看就会种,你旁边歇著去,我们来。”

“不错不错,大家伙赶紧动起来,今年能不能过冬就靠这个小玩意儿了。”

“什么小玩意儿,大人说了这叫棉花。”

“……”

被吼了,乔南枝也不在意,笑笑退至一旁。

把工作交给大家,她自己其实也就是个半吊子。

好消息一个接一个,刚回到县衙卢自望就带着新制作出来的蜂窝煤找上乔南枝。

“大人,你看这跟你要的是不是一样。”

乔南枝看着他交上来的蜂窝煤,外形上已经跟后世用的没什么差别。

烟大不大,有没有毒暂时还不确定。

“走,去厨房烧烧看。”

没有专用的炉子,问题也不大,乔南枝直接把蜂窝煤放在柴火上烧。

不一会底部就变红。

乔南枝仔细闻了,轻微刺鼻,还在能接受的范围内,没有什么烟雾。

“可以了。”

乔南枝一脸惊喜:“就按这个标准,使劲挖,使劲做,做好的全部找地方储存起来。”

“注意,烧这个的时候,屋里一定要保证通风,不能把门窗全部都关严实,最起码要留一扇窗户。”

“要不然还是会中毒……”

乔南枝把自己仅知道的那点关于烧煤炭的知识,全部都搜刮了出来。

“大人放心,寻常百姓家哪有窗户,全部都是茅草屋,四处漏风,那门关起来也漏风。”

乔南枝哑然一笑:“这倒是,不过相关知识还是要告知所有买煤炭的百姓,防止意外发生。”

又解决了一个难题,粮食衣物和煤炭都有了,今年过冬问题不大。

“那个,大人……”

“怎么了?”看着一脸为难的卢自望,乔南枝失笑。“你是师爷,有什么不能说的。”

“大人,咱们人手不够,做出这个蜂窝煤,只是初步实验,我们就只有三五个人。”

“可要大批量的挖煤,洗煤,还要制成这种蜂窝煤,又要搬运储存,这需要大量的人手。”

“如今县城的青壮,不是在制作盐,就是在地里忙活,实在是没有更多的人手了。”

卢自望也是万万没想到,以往大部分的人根本找不到活干,想找个零工干都没有。

现在居然反过来了,有的是各种活,但人不够了。

“这个……”乔南枝也没什么好办法。

人口就这么多,还全部都是重体力活,老人孩子根本做不了。

看出她的为难,卢自望建议:“大人,要不咱们接收流民吧?”

“隔壁几个县有的是活不下去的人,咱们只要放出消息,来这边干活给吃饭。”

“哪怕没有工钱,相信也有大把的青壮愿意过来。”

“以大人如今在县城的凝聚力,衙役们也算训练有素,只要控制得好,哪怕来一千个青壮,也不会出什么乱子。”

novel九一。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