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跟著师傅混,三天饿九顿(1 / 1)

极品女县令 雪大 4425 字 1个月前

一百多吨粮食对乔南枝而言不算什么,主要是得来的太容易。

也就一百三十多个金币而已。

可对于青阳县的百姓来说却是意义重大。

看着那么多的粮食被运回县衙,所有百姓的心都稳定下来。

哪怕是种树这种在他们看来吃力不讨好的事儿,也没人再抱怨了,没人再担忧了。

知县内宅,正屋。

卢自望、李谦,张三这几个县衙目前的得力干将都在这齐聚。

乔南枝一脸郑重的交代。

“这些粮食得来的不容易,一定要用在刀刃上。”

“大人您说,俺们都听您滴。”张三不懂那么多弯弯绕绕,他只知道自家这位大人是个有大本事的。

在这种年代,哪怕手握重兵,你都未必能抢到这么多粮食。

自家大人则是出去短短两天时间,就带回来一百多吨!

“是呀,大人您尽管吩咐,下官虽然没什么大本事,但跑跑腿还是可以的。”李谦对这位年纪比自己还小的大人也是由衷的佩服。

能弄来那么多粮食,身份背景肯定不一般,大人之前说的家人都离开了,恐怕也是搪塞他的。

既然大人不想说,他也识趣的没问。

左把大人不会害了他就成。

卢自望更是如此。

如果说提纯食盐的方法还可以说有些讨巧,可制作纸张,还有炼制钢铁的方法,那绝对是世家大族的根本。

哪怕杀了世家大族,都不可能得到的秘方。

自家这位大人却轻松的就能拿出来,这背景真的让他不敢深想。

忽然觉得,在这青阳县当个小小县?,委屈自家大人了。

乔南枝很满意,这样的团队很好带啊!

东西已经过了明路,他们也没有怀疑,乔南枝当然放心大胆的用。

“此次除了粮食之外,还有五种种子。”

“第一种是草籽,就是山上随处可见的野草种子,别看这东西不起眼,我也是好说歹说才换来的。”

“野草?大人,这有啥用?”张三光顾著搬粮食了,还真没注意有什么草籽。

而且众所周知,路边野草是最没用的。

怎么还需要自家大人好说歹说才弄来?

“用来恢复生态的,很重要,找个快要下雨的天,或者雨后也行,给所有的百姓每人发几斤,大家带着去山上撒在山上。”

“这个事,李谦,交给你去办。”

乔南枝没有过多解释,不是怕他们听不懂,而是她知道,在这个人都活不下去的年代,对于生态的重要性,大家根本不在乎。

少有人意识到生态的重要性。

可事情也有先后,吃都吃不饱,意识到又能如何?

所以她把撒草籽的事,交给了最细心,执行力最强的李谦。

“大人放心,下官一定不浪费任何一颗草籽。”

“嗯,另外,红薯翻过之后,民工们也没有其他事干,就带去开荒,种花生,玉米,还有油菜。”

这三种今年都还来得及,刚好收获后榨完油,能让百姓过个好年。

可惜甜菜就来不及了。

只能再等明年种。

“开荒种新品种的事儿,就卢师爷你来带领,我会去教你们。”

“谨遵大人吩咐。”要是几天之前,卢自望肯定很担忧。

这个可不是个好差事。

百姓对开荒并不积极,甚至有的很排斥,完全吃力不讨好。

不过现在有那么多的粮食,那就不成问题了。

“那大人,俺干点啥?”见分配了半天都没自己什么事儿,张三有些着急。

他手底下可是带着整整一千青壮的,除了日常训练之外,还有大量的时间,不用来干活太浪费。

乔南枝轻笑:“放心,不会让你闲着,你去养鸡,高价从百姓的手中购买公鸡母鸡还有鸡蛋。”

“养鸡?”张三挠挠头,他一个大老粗也没干过这个事儿啊。

而且他觉得完全没必要。

“大人,百姓家养的好好的,让他们养著呗,再说,青阳县总共也没几只鸡。”

乔南枝解释:“那怎么能一样,我要的是规模化养殖,是迅速扩大养殖数量。”

“百姓家中养殖,会受限于各种条件,导致数量多不起来。”

“比如家中没有粮食喂,有的家中只有母鸡没有公鸡,家里钱财紧张,不得已会把鸡卖了,杀了吃了,或者被人偷了,亦或者是养不好死了……”

“总之,困难重重,而我要你做的则是不断孵化小鸡,主要喂鸡的就是红薯藤。”

“再过一段时间,红薯藤就有些老了,割下来之后用来当菜不太合适,扔了又可惜。”

“这个时候全部用来喂鸡,必要的时候可以喂一点粮食。”

“喂粮食?”张三眼睛瞪得老大。

这要不是县尊大人,他早就一巴掌呼上去了,粮食比人命都贵,你跟我说拿来喂鸡?

他还没明白,旁边的卢自望却恍然:“大人是想给护卫军补充肉食?”

“不错。”乔南枝点头。

那些小野猪崽子长得很快,但数量就那么多,如今山上到处光秃秃的,想要再抓到,跟中奖似的。

指望不了太多。

等繁殖到可以给百姓供应肉食时,那都猴年马月了。

系统里又不能直接买肉。

她能想到最快的方法,就是养鸡和养兔子。

但兔子现如今也没逮到,那就只能打鸡的主意。

“一些百姓家里还是养著鸡的,只是数量比较少。”

“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再出高价购买,想必是可以的。”

“本官了解过,一个月左把就能孵化,孵化后,四个左把就会开始下蛋。”

“相比起牛羊来说,要快得多。”

“另外,张三,你放出消息,让那些偶然得到兔子的百姓,不要卖,不要杀了吃,直接送到县衙来。”

“最好是公兔母兔都有,一窝的端来更好,我们给高价。”

相比起养鸡,兔子的繁殖能力才是真正的恐怖。

虽然都是瘦肉,可再瘦的肉那也是肉。

一件件的事情吩咐下去,青阳县的百姓再次忙碌起来。

乔南枝在不断印证自己说过的话,有她在,青阳县永远不缺活,缺的只是干活的人。

这次兑换的农作物,除了甜菜已经错过了种植季节之外,都有了安排。

剩下的就是图纸。

这一次她总共兑换了七种图纸,每一样拿出来都是名留青史的好东西。

可局限也多。

首先是水泥。

novel九一。com

烧制水泥的必要条件是高温,她有这个条件,煤炭已经被她弄出来。

可这些煤炭如今受限于各种原因,数量不多,得存著给百姓过冬用。

如果用来烧水泥,冬天一定会有百姓被冻死。

其次是炼制钢铁,她如今没找到铁矿,光有方法也没啥用。

至于肥皂,那就更难了,不是技术上的问题,而是这玩意儿需要油。

无论是动物油还是植物油,目前乔南枝都没有。

加上肥皂不是什么必须的东西,所以直接不考虑。

剩下的竹楼建造图纸,竹子还没长大。

曲辕梨的制作,没有铁。

造纸技术一样受限于没有植物。

挑挑选选,最终也就是中医百科可以先拿出来用。

青阳县虽然又穷又小,但到底也是一个县城,郎中还是有的。

医术如何不好说,可看懂中医百科全书问题不大。

“靖萱,去同仁堂跑一趟,把同仁堂的东家请到县衙来,本官有要事相商。”

“哦,奴婢这就去。”

同仁堂在西街,店面不大,又破又旧,只有一个坐诊郎中,外加一个学徒工。

这个坐诊的郎中,同时也是同仁堂的东家。

天灾人祸,兵荒马乱的,按理说生病受伤的人很多。

然而同仁堂却冷冷清清。

杨郎中无事可做,拿出已经无比陈旧的医书教自己的小徒弟。

由于无人抓药看病,同仁堂也没什么收入,师徒俩基本处于三天饿九顿的状态。

小徒弟才十来岁的孩童,正是禁不住饿的时候,饿得头晕眼花自然没什么学习的心思。

“罢了。”杨郎中无可奈何,也没生气:“你去把柜子里的药材都打开看看,有不能用的都挑出来扔了。”

“都扔多少了~”小徒弟嘟囔一句:“师父,其他的医馆都关门走了,要不咱们也走吧。”

“去种地也比守着医馆强,种地还有收成呢,还能去当民工,咱们守着这医馆,一个人都没有。”

杨郎中没说话。

他也想关门做点别的,或者去一个其他地方重新开医馆。

可正是因为其他的医馆都走完了,整个青阳县就只剩下他们同仁堂,他若是再走,青阳县就没有郎中了……

小徒弟不懂他的纠结,摸著肚子,望着门外,嘟囔:“要是我晚生几个月就好了,怎么偏偏就过了十岁呢。”

“要是小一点,就能去免费喝粥,就不用挨饿了。”

杨郎中哑然,什么话也说不出来。

当年他拜师学艺的时候,可是花了一番功夫,又是给师傅送礼,又是努力学习,十几个孩子中,就他被师父留下来。

平日里不仅要学医术,还得给师傅端茶倒水,伺候洗漱。

不过他对小徒弟倒没要求这么多,没收过一文钱,平日也不要他伺候自己。

全因今时不同往日。

以前他能那么努力,心甘情愿伺候师父,掏空父母长辈的钱去孝敬师父,是因为学医有前途。

可怜小徒弟如今跟他学医,不仅前途无望,连填饱肚子都困难。

有时候杨郎中也想着,要不狠狠心一走了之算了。

他水平不说多高,看个头疼脑热的完全没问题。

换个其他富庶之地,重新开一家医馆,完全没有任何问题。

或者找个医馆去当做堂大夫,也好过现在。

虽说医者仁心,可这人也要先填饱肚子不是。

正纠结著,一个跟小徒弟一般高的女童走了进来。

“你是来看病的吗?”小徒弟眼睛一下就亮了。

没有钱,看完病后给他两个窝头也是好的。

“不是。”靖萱摇了摇头。

“哦。”那小徒弟像是一下子被人抽走了全身的力气,又软软的趴在桌子上不动。

靖萱没管他,而是看向杨郎中:“我是县令大人的丫头,大人说,请这同仁堂的东家过去,有要紧事要谈。”

“县尊大人传话?”杨郎中愣了一下,瞬间激动的站起来:“傻徒儿,快,关门。”

这段时间他不是没想过这个可能。

通过这几个月的观察,他已经确定这位县尊大人是想好好发展青阳县的。

除了吃穿住行之外,想让百姓过上好日子,医者也是不可缺的。

只是得排在吃饱穿暖后面罢了。

他想过,大人可能会想起自己,却没想到这么快。

早知道这么快就能面见县令大人,他还纠结个啥哟。

……

“草民杨怀德,参见县尊大人。”

“免礼,坐。”

乔南枝看着这位青阳县唯一的郎中,也是很惜才的。

除了这位之外,也有一些赤脚郎中,但那种游医啥水平可不好说。

她不敢信任。

运气好,可能遇到世外高人,神医圣手。

运气不好,遇到个骗子都不稀奇。

毕竟随便开点药骗点钱,治死了你都找不着人。

相比之下,开着一家医馆的同仁堂就可信多了。

“是这样的,本官这里有一部祖传的医书,堪称瑰宝,本官想要发展青阳县的医疗。”

“想跟你谈谈。”

“任凭大人差遣。”

本以为要费些口舌,哪想到杨怀德比乔南枝都激动。

“只需要大人给点吃的,和民工一样的待遇就行,草民医术不算多高,看一些头疼脑热,骨折小伤还是可以的。”

“草民可为大人培养学徒,若大人需要,草民也可为孩童启蒙。”

乔南枝愣了一下,失笑:“你就不听听本官的条件?”

“不用听,大人能拿出祖传医书让草民学习,这已是相当难得……”

说著,杨怀德问道:“要不,草民拜您为师,如何?”

说著就要下跪。

刚才是他疏忽了。

俗言道,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白学人家的本领,还是祖传的医书,不拜师确实说不过去。

虽然县令大人年龄很小,但那可是祖传的医书啊!

要知道,县令大人连矿盐都能变成雪白的精盐,还把制盐之法教给底下的人。

在大人口中,都能成为瑰宝的医书,肯定比那制盐之法还重要。

如此宝贝,他不拜师有什么资格学?

novel九一。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