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八爷、马齐、隆科多凑一块儿,都觉著啊,得麻溜儿处理?官参劾田文镜的折子,再这么拖着,那影响指定越来越大,就跟滚雪球似的,到时候可就不好收拾了。
老八那是一点儿不含糊,抢先开腔:“咱大清祖上传下来的规矩,折子可不能留中啊,这您是知道的。”
雍正一听,眼睛一斜,反问:“你咋就笃定朕要把这些折子留中呢?你这脑袋里净瞎琢磨。”
老八也不打怵,回怼道:“那您就痛痛快快批示呗,搁这儿耗著算咋回事儿。”
现实生活里啊,要是有个人能坦坦荡荡面对大家伙儿的指责,还跟没事儿人儿似的,这人要么就是压根儿没往心里去,左耳进把耳出,要么那就是真有能耐,是个强者。所以说啊,各位,不管在啥场合,都得学会控制自个儿情绪,这玩意儿指定能让人对你另眼相看,觉得你这人有城府。
雍正这时候表情一肃,表态了:“先甭管田文镜到底有没有错,就算他真有错,那也得等钦差弘历调查回来才能定夺。就凭他们这帮人一面之词,咋能让大家伙儿心服口服呢?所以都给朕老老实实等著。”
“嗻。” 众人齐声应道。
那帮清流一听,好家伙,要等宝亲王回来才能处置田文镜,这下可坐不住了,心里头直犯嘀咕,万一中间出啥幺蛾子,那可就麻烦大了。
“不行,咱得去劝劝宝亲王,怎么著也得让他为天下读书人说句公道话啊。”
再看三贝勒府上,八爷忍了好些年,终于打算动用弘时这枚暗棋了。
八爷瞅著弘时,语重心长地说:“老三呐,不是八叔爱唠叨你,你可不能就这么稀里糊涂地混日子啊。你瞅瞅人家弘历,这几年又是出去当差,又是到处结交人脉,好家伙,不到两年就封亲王了。可你呢,当哥哥的,到现在连个郡王都没混上,你说你丢不丢人。”
弘时一听,满不在乎地说:“八叔啊,您也别跟我拐弯抹角的了。我心里头透亮儿,当今皇上心里头属意的继位人选就是弘历。都说识时务者为俊杰,我自个儿寻思著,我可配不上这‘俊杰’俩字儿,就想安安稳稳当个混日子的二混子,舒舒服服过几年得了。您呀,也别在我这儿白费心思了。”
没想到八爷二话不说,直接把张廷禄的供词递给弘时,就为了表明自个儿的忠心。这一下可把弘时打得措手不及,那份供词可是他的命门啊,就这么轻易给了他,他实在是想不明白八爷葫芦里卖的啥药。就听八爷说道:“振作起来,跟弘历争一争啊,你可不能就这么认输了。”
这话一出口,弘时倒没觉得太意外,好像也在意料之中。可问题是,弘历早就被看成是皇位的预定人选了,皇上认可,八爷他哥也认可。弘时心里想,人这一辈子就几十年,舒舒服服过完不好吗?非得争个你死我活的。
“八叔,您就听侄儿一句话,照您这么说,现在的皇上就该是我二大爷了。您说这争来争去有啥劲儿啊。”
“你二大爷,你这嘴巴咋这么欠呢?跟谁俩呢?嘴巴放干净点儿!” 八爷气得吹胡子瞪眼。
八爷也是没辙了,都这时候了,弘时还在这儿贫嘴。“三儿,八叔跟你说,你和我不一样,我是过来人,当年好多事儿都犯糊涂,也没人给我指点迷津,就这么白白错过了好多机会。但八叔的失败就是你的本钱呐,只要你自个儿振作起来,就不会重蹈八叔的覆辙。”
“八叔,您为啥非得帮我呢?我咋就想不明白呢。”
八爷长叹一口气,解释说:“我输得不甘心呐,自个儿已经没机会了,就想让你替我赢一次,哪怕就一次也行。只要能把你扶上位,我死也闭眼了。要是你争赢了,你要是高兴,随便封我个铁帽子王啥的,也算是对我的报答了。就这么简单。你瞅瞅八叔这头发,都白了一半了,像我这把年纪,还能有啥念想?我就是想从你身上把我失去的赢回来,不,是一定得赢回来。”
都说机会难得,碰到了就别轻易放过。弘时权衡了一下利弊,心里琢磨著,这事儿好像能行。“八叔,您说让我干啥?只要我能干的,我绝不含糊。”
novel九一。com
“现在就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你小子敢不敢干?”
“啥机会?您快说呀,急死我了。”
“替清流去说服弘历,把田文镜给参倒。只要把田文镜扳倒了,雍正的话语权就得慢慢变小,也能给咱们接下来的计划多添点儿筹码。这可是个好机会,就看你有没有这个胆子。”
过了几天,弘历回来以后,就来找弘时了。“三哥,您说我该咋办呢?您给我指条明路呗。”
“四弟,你是个聪明人。你瞅瞅,这边是整个朝廷的文官,他们背后代表着普天下的读书人,那势力可不小。而那边就一个田文镜,就算是个瞎子,也能看出来谁输谁赢啊。你可得想清楚了。”
“多谢三哥提醒,我心里有数了,知道该咋做了。”
“好,那就看你的了。”
弘时这番话,弘历心里头跟明镜儿似的透亮。可弘时偏偏没说田文镜背后还有雍正。所以,弘历在做决定之前,寻思著得先摸摸自个儿老子的态度。毕竟,不管清流势力多大,这天下终究还是姓爱新觉罗,自个儿想要上位,还得靠着雍正这个老爹。
“实在不明白,他们为啥就不能放下自个儿那点儿意气,多为国家想想,也为朕考虑考虑呢?非要为了少数人的私利,就阻挠新政推行,这不是瞎捣乱嘛。”
不得不说,弘历反应那?一个快,一下子就明白这里头的利害关系了。心里想着老爹是坚决挺田文镜的,所以他毫不犹豫就表明了立场:“儿臣觉得,新政绝对不能停。就算田文镜真有啥过错,为了新政,也绝对不能惩处他。只要对国家有好处,就算面对成千上万的人反对,儿臣也绝不退缩。让儿臣去跟他们抗争,就算得罪全天下的读书人,儿臣也一个人扛。”
弘历这的心机城府,在整个大清那绝对能排进前三,前面两位自然是康熙和雍正。
一个继承人在没上位之前,最需要的是啥?是功德啊。他心里明白,雍正更是门儿清。所以,留骂名的事儿,咋能让他去干呢?
雍正要的就是他这个态度。“你爷爷临死前,唯一的遗憾就是琢磨了一辈子的改革没实现。你爹我不能再把这遗憾留给下一代。要得罪人、要留骂名,你阿玛我一个人担起来。把挨骂的事儿都在朕这儿做完,也是为了将来太子接班后,每一个有抱负的皇帝,首先考虑的不是自个儿,而是江山社稷。他们做的每一件事儿,都得跟身后的江山紧紧连着。只要江山稳稳当当的,就算背个千秋骂名,朕也不在乎。”
“你得记住,啥时候都别得罪天下的读书人,这帮人笔杆子厉害着呢,能把白的说成黑的,你可小心着点儿。”
“皇阿玛,儿臣记住了,您就放心吧。”
雍正看着弘历,满意地点了点头,心里想着,这小子还算机灵,没让他失望。
弘历从雍正那儿出来后,心里还在琢磨著这事儿。他知道,自己虽然表了态,但这事儿还没完。那帮清流肯定不会轻易罢休,说不定还会想出啥招儿来对付田文镜和新政。他得想个万全之策,既能稳住老爹,又能应对清流的发难。
这时候,他的贴身太监凑过来,小心翼翼地问:“爷,您看这事儿咋办呢?那帮清流看着就不好对付啊。”
弘历瞪了他一眼,说道:“你懂啥?别在这儿瞎操心。你去给我盯着点儿,看看那帮清流最近有啥动静,一有消息就来告诉我。”
“嗻,奴才明白。” 太监赶忙退下。
可这朝堂之上的风云变幻,岂是那么容易平息的,接下来又会有啥幺蛾子,谁也说不准……
novel九一。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