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翠娥将东西一件件摆好,最后从布包底下小心翼翼地抽出那块灰蓝色的碎花棉布。
布面虽朴素,但干净挺括,边角齐整,带着一种淡淡的粉尘味。
她拍了拍布料,轻轻摊在桌上。
李彩凤和李桂花本来还在翻书,看见布时只是扫了一眼,没什么反应——
毕竟,从她们记事起,穿的都是打补?的旧衣裳,有时候还是从别人家孩子手里转过来的。能穿,不冷,就是好衣服。
她们早就习惯了。
“彩凤,桂花——过来,挑个颜色。”
两个孩子立刻凑了过来。
李彩凤盯着那块布,小声问:“娘,这布……是给咱缝东西的?”
张翠娥点了点头,声音温淡:“挑一个你喜欢的颜色,娘打算给你们一人做两套衣裳,换洗著穿。”
李桂花睁大眼睛:“给我们……做新的?”
张翠娥“嗯”了一声:“你们都要去上学了,衣裳不能太寒碜。”
话虽简单,却让两个孩子一下就安静了。
李彩凤一边摸布,一边压低声音问:“那娘你呢?你也做一身吧,你的衣服也都旧了?”
张翠娥欣慰的拍了拍李彩凤的脑袋。
“放心,娘给自己准备的有。”
“娘,你现在这么忙,给我们做衣服会不会耽误你时间啊?”
李桂花有点担忧的说道。
张翠娥轻轻笑了笑,却摇了摇头:“我不缝。”
“娘现在不光要张罗你们上学,还得盯着铺子装修、备货、跑证……时间比针线还值钱。”
“直接去镇上布铺定做就行。”
李桂花张了张嘴:“可那得花钱……”
“钱是要花在刀刃上的。”
张翠娥轻声道,“你们穿着新衣裳去读书,娘穿着得体开门做生意,这才叫一个家像个家。”
两个孩子听得认真极了,李彩凤咬著嘴唇点头:“那我挑这块蓝点点的,我想上面有个大兜儿,能放铅笔。”
李桂花也不甘示弱:“我想要有扣子的那种,可以一直扣到脖子,冬天就不冷了。”
张翠娥笑了:“行,一个兜兜一个扣,娘都记下了。”
她低头抚了抚那布料,眼里一片清明。
这不是她一个人在张罗衣裳,这是她在为“张家”定规矩。
从今天起,这屋子里穿出去的每一针线,都要挺直腰板、抬得起头。
屋里热气腾腾,锅里粥香正浓,窗户糊著新打的油纸,外面风吹进来,吹不进屋里这点温暖。
张翠娥忽然抬头,看着两人激动得在炕上打滚的样子,忽然温柔开口:
“还有一个好消息。”
她慢慢说著,眼里一点点亮起来:
“咱家这院子,有四个卧室。”
“从今天起——你们一人一间。”
空气顿了两秒。
然后。
“啊啊啊啊娘真的吗?!!”
“我能贴画不?我、我想把那张《红小兵》剪报贴墙上!”
novel九一。com
“我想挂书包挂布娃娃!娘我能在门上挂小铃铛吗?!”
李彩凤跳得连发梢都在抖,李桂花蹦起来,差点撞翻炕边的水盆。
两个孩子围着张翠娥转,一边转一边开心地规划“房间装修蓝图”。
张翠娥站在炕边,看着她们。
没有笑得太大声,也没有眼泪,就是站着,眼里满是清明和笃定。
这一刻,她不是重活一世的怨妇。
屋里炕火正旺,窗户贴著旧花布帘,桌上是一只老式铜灯罩下的小灯泡,发出暖黄的光。
厨房那头,粥已经煮好,热气袅袅冒着香。
是李彩凤和李桂花下午早早就淘好米泡著,回锅焖煮了一会儿,虽然是碎米,却泡得透、焖得软,粥面细腻浓稠。
灶屋那边,张翠娥正在烙饼。
她擀了一张薄薄的饼,撒上葱花、食盐,再抹一层猪油,卷起来切段,重新摁扁,压成一张张带着花纹的葱花饼。
一张下锅,火苗舔著锅底,“滋啦”一声,香味猛地窜出来,院子里都能闻见。
“娘好香啊!”李彩凤忍不住趴在门口,“我从来没吃过这么香的饼……”
“那是你娘厉害。”张翠娥翻著饼,话虽轻,动作却一气呵成。
她转头喊:“桂花,把碗拿出来,把粥盛上。”
不一会儿,炕桌上摆了三碗浓稠米粥、三张刚出锅的葱花油饼,还有两小碟腌萝卜乾和拍蒜青椒。
屋里热气腾腾,香味混著面香、蒜香和咸香,把人胃口吊得高高的。
张翠娥坐下,拍了拍桌子:“吃吧。”
李彩凤拿起饼,咬了一口,眼睛瞬间亮了:“娘!好吃得像在饭店吃的那种大饼卷肉!”
李桂花也咬著葱花饼,咕哝著:“我原来以为饼只能干巴巴的,没想到能这么酥……”
一边喝粥,一边啃饼,三人吃得安静又热烈。
“从明天开始,娘得起早去铺子弄装修,你们得自己盯家、自己温书。”
张翠娥轻声说道。
“这个家,不是我一个人撑,是咱娘仨一起扛。”
两个女儿同时点头,嘴里塞著饼,眼神却格外认真。
这顿饭,吃得不快,却吃得极香、极稳。
院子里的夜色慢慢落下,张翠娥看着那两个坐在她对面的孩子,心头忽然觉得格外温暖。
吃过晚饭,收拾完,夜已经深了。
屋外的月光透过破纱窗洒进来,照在灶屋墙上,像铺了一层淡淡的银霜。
李彩凤和李桂花已经洗了脚,躺在被窝里,嘀嘀咕咕地讨论著未来的“书桌”“新衣”“小书包”,声音细软,却藏不住幸福。
而另一边,灶屋和正房之间的小方桌边,张翠娥点了盏小油灯,借着微光坐下,翻开纸和笔。
她手里握著铅笔头,眼神却比灯火还亮。
“娘,你不睡吗?”李桂花探头问。
“你们睡。”张翠娥笑了笑,“我琢磨点事。”
说著,她拿手一压纸角,心中早已开始起草一份——镇上第一家灵泉粥铺的“革命设计图”。
她在纸上画了一道门,宽3米。
门面虽小,但要整得利落、规整、能吸眼球。
于是,一行字写上——
【三米白粥铺】
【三米门面,熬一锅白粥,配一桌好菜。】
novel九一。com